《汉书》妄译(6)
汉书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章邯干掉项梁之后,认为楚地的军力不足为虑,就北渡黄河,攻击赵王赵歇。赵歇不堪一击,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好退守巨鹿城,哪知又被秦将王离围困。赵歇数次派人求救,怀王才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北进救赵。
阅读全文 »汉书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章邯干掉项梁之后,认为楚地的军力不足为虑,就北渡黄河,攻击赵王赵歇。赵歇不堪一击,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好退守巨鹿城,哪知又被秦将王离围困。赵歇数次派人求救,怀王才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北进救赵。
阅读全文 »东北菜以炖菜最为独具特色。对于外地人来说,一味“乱炖”几乎概括了东北炖菜的风味。数月前偶识数位东北朋友,求证之下,原来所谓“乱炖”,竟是欺骗非东北乡亲的伪炖菜——盖便于在客人点小鸡炖蘑菇而小鸡尚在鸡蛋中冬眠时可以借推荐“乱炖”之名“胡乱”往锅中放些找得着的菜肉之流猛火“炖”之不提。悲夫,难怪一位可敬的长辈常断言新社会不如旧社会,连一向号称敦厚淳朴豪爽够朋友的东北人,都开始看在孔方兄的面子上“骗人”了。
幸好我们信奉“积极人生”的伟大哲学,下定了决心,哪怕让东北老乡暗地偷笑,也必脸不红心不跳、装作颇得东北炖菜三昧地品尝那一锅非驴非马、既驴又马的玩意儿。然而“乱炖”的伪,不知道倒罢了,一旦心下明白,顿时便教你食欲随那锅正宗的小鸡炖蘑菇消失不见。心理确是可以影响生理,看来这并不止适用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情况。此时心情之乱,怕是可以和这锅“乱炖”之乱相比美的了。
然而,东北乡亲炮制的“乱炖”,却在无意之中创立一派食宗的真谛心法。所谓“拾到篮中便做菜,管他有奶就是娘”,饮食一道实在是不该有任何成见的。尽其所有一锅炖之,其间的野趣,也是值得玩味的呢。当然这更是暗合沈氏宏非的“饮食冒险”理论。到嘴之前,你绝对不会知道下一筷子菜(或肉)的味道到底如何。伸筷入锅(坚持卫生饮食者必用公筷,尽管该公筷在为座中诸位服务之前,已算不清多少次用作私筷了,也么哥)搜捞完全类同于捧着梵文菜单点菜,连白菜这样常吃到厌烦的非肉类都会因并非一定的其它配菜而味道全异。于是乎,你可能因此错过味中极品,也可能从此见到蘑菇就作厌恶状——一切取决于未知的下一筷。如同霍元甲著名的“秘宗拳”,始终让你无法预测张口咬到的是妙物还是厌物,盖妙物厌物之间,随彼此搭配而极尽天地变化之能事,一转眼成为我们所不敢妄断的奇物了。
阅读全文 »汉书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五月,项羽攻破襄城,凯旋而归。项梁把在外地的所有大小将领一并召回商量大计。六月,刘邦到了薛郡,和项梁一起立楚怀王的孙辈“心”为怀王。秦将章邯在临济击败并杀死魏王咎、齐王田儋。七月,大雨连绵不绝。刘邦正攻亢父,章邯却于东阿城围困田荣。为了营救田荣,刘邦、项梁与章邯大战,取得完胜。田荣回到齐地,刘邦和项羽则一直追击败兵到城阳,破城之后大肆屠掠。军队继续行进到濮阳以东,再与章邯交战,又取得胜利。
阅读全文 »两个人要进别人的院子,一个费尽力气翻过墙去,看见另一个推门也进来了。翻墙那个人笨吗?笨。
有位大哥,问我有没有办法把某诗词软件的加密数据拿出来。我想也没想,立刻找朋友帮忙解密。一个小时后,那位大哥自己搞到了这个数据库。他只是给软件作者打了个电话。
有时候,事情就这么简单;我们,就这么笨。
阅读全文 »在QQ上和远方的亲人用视频聊天,屏幕上时有停顿的画面不断地在提醒:我们之间的地理距离,其实很遥远。
而我并不觉得这个距离的可怕。思绪飞渡千山,千山之外,是幸福的、我们一起构筑的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阅读全文 »汉书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秦始皇听风水先生说“东南方有天子之气”,于是希望东巡镇一镇。那时刘邦躲藏在芒县、旸县一带,只有吕后能够随时找到他。刘邦觉得很奇怪,吕后解释说:“你的住地上方常有云气缭绕,所以只要循着云气就能找到你了。”刘邦听到她这样说,心中一阵高兴。沛县的年轻人听说这件事,很多都希望跟从刘邦。
阅读全文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再从三联出品的图书中获得该有的愉悦。
伯尔顿的厨师系列,被三联彻底败坏了。我是在火车上读的《厨房的机密》,今天又躺在床上读完《厨师之旅》。每当读到有关越南的章节时,总是陷入两难的境地。译者根本没有试图去搞清楚作者极力赞赏的,究竟是什么食物。图书的质量与其作者数量成反比,这个论断放在译作上完全可行。我看到Pho被译为“波”(正确的读音近似“粉”),在后面的章节,又被称作“越南面条”。实际上,那玩意儿根本和面条毫无关系,粉就是粉,就是一种扁长的米制品,类似中国的米线或是米粉。可以想见,其它章节中涉及的种种美食,恐怕也被译者大人们肆意曲解了。
也许译者真的无法去搞清楚这些名词的真实含义。那么,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实在就是应该了解的了。还是以越南为例,书中对街道名称的翻译,几乎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如Le Loi被翻译为“勒咯”,实则应为“黎利”;Nguyen被翻译为“古野”(!),实则是“阮”。为什么会错?因为译者根本就不知道,越南的街道,基本上都是以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来命名的。不做查证即靠自己的臆测胡乱翻译,真是译界一大悲哀。连三联这样严肃的出版社,译书品质都已如此低下,我不知道还该买那个出版社的译书。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