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当下

《UNIX传奇》逸事

2020年5月份,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杨海玲老师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翻译一本题为 UNIX: A History and a Memoir的书。我已经十年没有做图书翻译,但了解到这本书作者是Brian W. Kernighan之后,确实有了翻译的冲动。

BWK是谁呢?他是UNIX早期核心开发组成员,和C语言发明人Dennis Ritchie写了经典的C Programming Language图书,是那个璀璨时代的亲历者。

这位老爷子要求几位候选译者发英文简历给他,由他决定谁承担中文版翻译工作。很幸运,我被挑中了。中文版于2021年初面世,总算完成一件有价值的事。BWK在中文版给读者的话及新书发布会视频贺词中都提到我的名字,这令我倍感自豪。

阅读全文 »

关于「深夜谈吃」,我想说

「深夜谈吃」进入传媒梦工厂前天发布的「中国新媒体三十强之自媒体」榜单。听到消息,要说完全不在乎那是矫情,我的小心脏还是激烈跳动了好多下。事前主办方和主持榜单的魏武挥老师没有通知我,随后也没有投资人要给钱,可见这个榜单,并不是业界一致同意的。我问运营进入了同一榜单的「荒岛电台」制作人黎文,入榜是咱们做得好呢,还是别人做得不够好。他的回答是,不知道。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做好玩的东西,得到哪怕是一点点认同,都足够开心了。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搞所谓「自媒体」,并在多个场合表示过,对应we media,「咱媒体」是比「自媒体」更靠谱的翻译,或许也是更靠谱的实践路径。受众审美与价值观多元化,需求长尾化,内容单元碎片化,传播社会化,这「四化」已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媒体发展的现实状况。如果说「深夜谈吃」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成绩,也是拜此「四化」所赐。

「深夜谈吃」甚至不是媒体,但在制作过程中,我当然使用了一些基本的媒体操作手段。比如调性与定位、发布周期的确立,又如用采集用户投稿的方式降低主创写作压力(我已经三个礼拜没有写谈吃文章),当然还有其他,做媒体的朋友,一看便知。

阅读全文 »

火中乾坤,锅里日月

其实羊肉亦可汤锅。贵州吃法,羊骨炖出的清汤,放入煮熟急冻又切得厚薄适中的羊肉,烫热,在花椒辣椒黄豆等物制成的蘸料中点一下,堪称人间美味。说起羊肉汤锅,我老家云南弥勒也有。吃法大抵也是骨汤烫熟肉,不同之处在于,是早餐的一种选择。脸盆大的锅里面,羊汤翻滚、羊肉欢腾,这才叫原汤化原食。吃这个,要喝荞麦酒。小口杯包装,一口羊肉、一口酒、一口汤,吃得热气蒸腾,喝得满面通红,聊得意气飞扬。滇人豪迈起来,也有一看。

黄边北路新开一家「贵州味道」,主营火锅,其实就清汤酸汤两种。清汤是狗肉和羊肉,酸汤则是鱼和猪脚。老板姓徐,四川人,在贵州呆过些年头,爱上了贵州菜。徐老板对市面上「东山羊」之类食材嗤之以鼻,认为其实并无此物。据徐老板说,广州市场上,只有内蒙、山西、河北三种羊,他只用山西羊,100斤羊肉里面,仅得20斤可以下锅。这份坚持,眼下已经少见。 徐老板也卖酸汤鱼。吃酸汤鱼,要点在汤、鱼和蘸料(废话)。野生西红柿发酵再加香料做出来的汤,并不会特别酸,鲜香味远甚于酸味。若是加了白醋,酸则酸矣,却因醋味太有侵略性而破坏了整锅汤,酸汤鱼活脱脱变作醋煮鱼。鱼的部分,常用价格较低廉的草鱼,我却独爱鲶鱼。鲶鱼刺少、脂肪肥厚,与酸汤相得益彰,且不会卡喉。 若是天气不够冷,不妨先来份米豆腐。到贵州馆子吃饭,「米豆腐」是一道基本凉菜。这东西用米浆加碱制成,切条放醋、酱油、油辣子、芫荽和葱凉拌。柔嫩带韧的口感,以及那一点点碱味,瞬间带来清凉感受,是开胃的好菜。米豆腐做得像样,馆子怎么都会在及格线以上。

去得多了,享受熟客待遇。熟客是否可以得到特别待遇,是一家馆子有没有人情味的重要衡尺。比如,去贵州馆子,指定要酸汤羊肉,「识做」的老板立即会告诉你,一般不这样吃,但他可以专门为你调整,把羊肉煮到汤里,入味再上桌。酒过三巡,老板会跑过来问味道怎么样,再盛一大勺羊骨,加到汤里——不另要钱。人情味道,乾坤日月,都在这锅里了。 

阅读全文 »

听,黑客在敲门——评《黑客与画家》

(发表于《麻省理工科技创业》2011年6月刊)

 “黑客(hacker)”一词已被误解特指为专门攻击别人网络以获私利的坏家伙,虽然这些人的准确指称应当是“骇客(cracker)”。在如此语境下,一本名为“黑客与画家”的书显得有些怪异。即便回归“黑客”的本来含义——专家级程序员,书名似乎也纯属哗众取宠:计算机高手和画匠,难道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吗?

然而软件开发确乎是一种近乎于(如果不是的话)艺术的工作。软件常被冠以“工程”之名,但所有将软件工程化的努力都归于失败。编写代码,始终是一件极度依赖于开发者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手艺活。“人”的因素,在整个软件生产和维护过程中,实在占有最显要的地位。搞掂了参与软件生产的人,就搞掂了软件,反之亦成立。

阅读全文 »

The day after today

一脚踏出理发店的门口,弹簧门在身后关上。将台西路的春天还在拐弯处,逃离的北风像流弹一般命中我刚剃的头。三毫米圆寸,是电推子上刀片的尺寸。

明天又是生日,头发短了,未来的日子也短了。这日与他日有何不同?没有。没有。童年有游戏,少年有梦,现在,我只有一张可憎的面目。三面镜子的电梯,惟有一道门可以出逃。门紧闭,从B1开始,电梯上多少层,镜子里就要看多少层这可憎的面目。短头发的面孔,额头和眼角的皱纹掩盖不住,施施然在脸上蔓延。树的年轮是圆的,我的年轮是横的。

剃刀推过去,头发没了,头皮还在,且任何洗发水也无法阻止头屑飘飘。剪断烦恼丝固然果断,若烦恼根本就没附着在三千发丝上呢?就像是今天,令人烦恼的今天。两瓶酒下肚,嘴皮轻起来,眼皮重起来,脚步浮起来。跌撞到家,扑倒在床,睁眼已是明天——可烦恼并不只附在今天而已。

阅读全文 »

黑井:现实与虚幻

排量1.4升的轿车,呼呼喘着,由昆明向西,下了高速,又折上320国道。

320国道全长3695公里,起点是上海,终点远至云南瑞丽姐告口岸,是从昆明到滇西、滇西南一带的要道。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年月里,要去滇西——大理、瑞丽——没有其他的选择。副驾座上的母亲多年以前年曾在澜沧知青连任指导员,从昆明接了上海来的知青,沿着320国道一路向西、向南。有些人留下,有些人回城;只有这条路,还是如此坎坷、崎岖。

黑井古镇距昆明180公里,实际须耗费5、6个小时的车程。320国道到广通,跟着就是数十公里的县级路——云南山区的县级路,往往依山而行,旁边就是悬崖和江水。没有任何安全措施、警示的土路,仅容两车并行。偶尔能到40公里的时速,已经是非常幸福。没有走过这种路的人,几乎无法想象其艰险。

阅读全文 »

二线关

2008年10月的一个下午,从广州去深圳。过了梧桐山隧道没多远,远远看见长得像高速收费站的一排钢筋水泥。近了些,看见通道门楼上不同的字样:深圳车牌;外地车牌(大致如此,或者是“B牌”;“外地车牌”)。一恍惚间,已跟前车开近写着“B牌”的门楼。大惊,急忙向左打死方向盘,硬插进旁边的车龙。

堪堪过得门楼,才发现这是一排荒废的建筑,既不收费,亦无检查,所谓“B牌”限制,其实也无人遵守。恍然——这就是当年的二线关啊!

08年第一次去深圳,带个越南农业考察团。当时我身份证丢失在广州火车站,借了朋友的身份证和边防证,蒙混过关。武警上车检查时,内心紧张,却还要装作坦然。之后,每次去深圳或珠海,都要托公安部门的朋友帮忙办个边防证,不然就得到二线关口,花几十块钱找人“带过去”。二线关,其实是二线关后面那点封闭体制,把中国其他部分和深圳隔开了。

阅读全文 »

有意义的一天

知名blogger老虎庙组织对天安门流民的救助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关注这事,上周给老虎庙留了言,希望参加、做一些事情。

周五接到老虎庙电话,做了安排。周六一早,开着我的老切诺基,从酒仙桥到国贸,从国贸到北太平庄,从北太平庄到北航,从北航到大兴,一路接人、接书。从流民公房回到家,已经是下午5点。对我来说,这是极有意义的一天,老切诺基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想必它也认为做这样的搬运工有意义吧。

流民救助活动的要点在于,帮助流民自救,找到谋生的手段,从而告别被国家机器及其代理人视为“非人”的境况。目前开展的状况:

阅读全文 »

“长城”与“仆街”

“仆街”,广州白话俚语,意指“倒霉”、“运衰”。为什么突然提到“仆街”呢?昨天看一部香港电影(哎,我就这爱好,俗!),演一对暴发户夫妇,商量做慈善。女的说:那些非洲人,好可怜,捐点钱吧。男的说:你捐钱给那些poor guy,别人还以为咱们拿钱砸他们呢。

Poor guy,穷人,确乎是倒霉运衰的一群。倒霉到仆街的程度,运是真够衰的了。演员故意把poor guy念得和“仆街”一样,也真够损的了。香港电影“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喷饭之余,又有所反思。

扯远了。因为这个poor guy,突然想到一个翻译问题。“长城”,英文译作the Great Wall,里面没有长,也没有城。若字字对译,应该是the Long City吧……其实great是“长”在意蕴上的延伸,而中国人以为修了一道墙就是city(城),实则墙就是墙(wall)。在揭露墙的本质时,也承认其宏伟,the Great Wall实在比“长城”要高明一些。

阅读全文 »

《走出软件作坊》序

 

今年早些时候,有一系列文章在CSDN Blog上陡然火爆起来。博主阿朱,以《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如何走出软件作坊》为题,总结了自己从业十年以来在技术项目和技术团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思考,截至8月28日,总共发表43篇文章。博文视点也以其敏锐的嗅觉,迅速发现并决定出版这系列文章。

阿朱本名吕建伟,多年以前我们是混同一个技术论坛的网友,但直至今年CSDN上海英雄会方才有缘见面。在从上海回来的飞机上,聊着软件和非软件的话题,连飞机餐都没觉得有那么难吃了。也是那次谈话,给我留下了阿朱“稳重、实在”的深刻印象。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