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五十岁生日的礼物是用Cursor+claude-3.5/3.7+deepseek+gpt 4o写了个blog系统,并且将基于WordPress的旧blog迁移过来。

整个过程用了大概不到5个小时,我几乎一行代码都没有写。大多数时间用于测试运行、得到(错误的或不够好的)结果、反馈给AI,再测试AI重写的代码。我顺手改了极少数代码,因为这样要比告诉AI要求再得到修改后的代码快得多。多数时候,我就像苛刻的甲方,不停让AI改这改那。

虽然这只是很小规模的编程实践,但AI表现出来的能力与专业度已经令我刮目相看。另一方面,它偶尔冒的错误也非常愚蠢。在这次小小编程实践中,这种愚蠢往往出现在AI没有正确理解我的意思。更进一步说,当我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有关联的要求时,就有被误解的可能。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很容易发现这类问题,但太过依赖AI的话,就会不看AI给出的代码,直接accept all,一键部署到测试环境,结果当然是出错,时间浪费在了验证结果以及和AI沟通来沟通去上。

另外,新blog只是兴之所至的成果,没有采用TDD方法,略遗憾。更严肃的编程,或许红灯-绿灯-重构才是保证其稳健迭代的最好方式。

大约30年前,我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从FoxBase到Delphi,再到ASP、.NET、PHP、Java(Android)、Objective-C(MacOS),C和C++亦稍有涉足。一路走来,翻译了多本编程和软件工程的经典作品,也在工作中见证IT技术、方法论乃至于中国IT公司和IT人的发展历史。如今,历史翻到全新的一页,IT业界将被彻底改变。我们大家的春天和冬天,同时到来了。

而我,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还能躬逢其盛且从中受益,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