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一个联机查询图书信息的功能,到处找ISBN在线查询站点。外文书还好,有现成的WebService可用;中文书就可怜了——怎么也找不到开放的接口。最后这个功能还是完成了,用的是霸王硬上弓的办法:代码直接访问某图书馆查询页面,Post查询条件,分析结果页面。这个且不说他。

我想说的是在查找ISBN在线查询服务的过程中,看到的一个站点:中国ISBN中心。顾名思义,该中心正是给境内各出版社分配ISBN的国家机构。据我冒昧的判断,该中心应该拥有中国最全的出版物数据库。不过,在该中心的公众网站上,查询结果却令人失望——

看到了吗?48条记录。难道我们能相信,中国自采用ISBN以来,只出版过48本书吗?而且这个列表里面,举目皆是地图、旅游图、方志,咱们国家真个是地大物博,发展旅游业乃国之大计也……

我仍然坚信,在某个大院(或大楼,反正门口都站着警卫,闲人忙人一概免进)里的某个光明或阴暗的房间,一定有那么几台设备,或许是计算机,或许是磁带机,或许只是一些光盘;在这些设备上面,一定记录了中国所有采用ISBN的出版物列表数据。然而,我们却无福消受。无福消受的原因,是有人不作为。

每个人都知道,知识是公共财产,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开放的。不作为,把公众求知的道路堵死了。那么,到底是谁不作为?

最大的不作为,存在于观念之中。最外层是一个功能缺失的网站,往里是不开放的数据库,再往里是某领导的命令,再再往里,深入到该领导的大脑,再再再往里,深入到一种共性的治观,我看到一句古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来让我帮他们补充一句:民知,则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