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Walter Hunt为偿还15美元的债务冥思苦想,发明了安全别针,给自己挣来400美元的专利转让费。Water Hunt也是第一台缝纫机的发明人(后来他因认为缝纫机将引起失业而放弃)。发明安全别针的故事本身足够励志,但我要说的却无关励志。

在Water Hunt对其进行改良之前,别针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许多个世纪。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一直让淑女们烦恼——她们需要用它别住衣饰之类,却免不了偶尔被扎上几下,而且还要时时小心避免别针掉落时的尴尬。那时的别针,是个叫人又爱又恨的玩意。

Water Hunt只对别针做了两个改动:1、增加扣帽;2、把另一端扭成一个圆。

瞧,就这么两个简单的改动,别针变成安全别针,一举解决困扰人类许多年的问题。历史书上找不到那位买安全别针专利的仁兄有没有发财,至少他有了发财的要件:成功产品。

你有成功的产品吗?或者,你在发明成功的产品吗?别针用途广泛(据某无聊科学家统计,有超过万种用途),但用户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别。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要做多少个动作?别针有个扣帽,你的产品有没有帽扣,会不会扎到人呢?别针底部的圆圈起到弹簧作用,把尖端紧紧固定在扣帽中,你的产品有没有安装一个强劲的弹簧?

我,你,大家都需要一枚安全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