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补记

      2004年1月31日,从广州东站乘T234次列车北上。不愿回头看送行的人,渐行渐远是最令人伤心的。


      这列火车终点站是哈尔滨,到北京的价格,中铺443元。在两个中铺之间,贴着车壁、在车窗的上方,挂着一个电视。这倒是没有见过的。



      行至郑州,已是第二天中午时分。冬天北方荒凉但壮阔的平原,就在窗外展开来,令人沉思。想起去年到辽宁兴城,路上看到的华北平原。北方的土地,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祖国”。那些只剩下枝丫的树,并不显出垂死的样子。尽管看不见一点点绿意,你也会知道,它们活着,而且会在第一声春雷响起来的时候,睁眼看这世间。就如车窗边闷坐的女子,也会在车到站的时候,向窗外一笑。



      跟着列车上响起广播,说是快过黄河了。1997年曾经路过一次黄河,感觉并不强烈。而这次却猛然间有些激动起来。打开早上买好的啤酒,拿出牛肉,想在过铁桥的时候,做一回豪爽的事。年少时在长城脚下,于雨声中痛饮二锅头,轻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今疾驰过黄河,居然又惹起了那时情怀,真是难得。



      然而在过黄河之前,我们已经一鼓作气把酒和牛肉都消灭干净了。此刻,从污迹遍布的玻璃往外看,黄河是朦胧的一片。黄的沙洲和白的水——那水竟是白的——如那年长城烽火台顶上的冷月一般,都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了。


IT2004:不安分的一年

(发表于《CSDN开发高手》2004.2)   


中国IT界的2004年开始于一个笑话。1月1日,当FM365域名被“抢注”的消息传来时,似乎预兆了今年的动荡与格局重整。一些演出落下了帷幕,而另一些演出却正锣鼓喧天。上场者与下场者交错而过,旁观的谁能体会其间奥妙?好了,让我斗胆就2004年IT技术发展方向做一些预测。我在这里写下的文字,惟有历史可以作证。至于是证明其真还是证明其伪,也只有历史才知道。


 


移动平台


    移动平台一向是Java的天下。而今微软知其利厚,不免要来插上一足。PDA市场上Palm的式微足以令人惊心——Java会在移动平台上重蹈Palm覆辙吗?我的回答是:不会,至少不会那么快。全球有超过1亿部支持Java的手机,这种可怕的垄断在竞争者面前筑起一道高墙。不过千万别忘了,手机是一种纯粹的消费品,用户可能为某些简单的理由更换手机。我见过不止一位朋友,仅仅是因为输入法不好用就直接买了一部新的。而微软的优势就在于界面统一性。Windows熟悉的界面对很多人都会是不小的诱惑。


    从开发和部署的角度来看,基于.NET Framework的手机应用的确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采用何种架构,可以提前盖棺定论的是:2004移动平台是游戏的天下。娱乐无处不在,这简直就是最真的真理。对于拥有128M内存、真彩屏、具备完整多媒体支持的手机,玩玩游戏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不过,如果仅限于此,那么不过是把Gameboy简单地“镶嵌”到手机上。真正有魅力的手机游戏,一定会结合手机的“通信”功能与游戏的“娱乐”功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掌上娱乐方式。用手机打CS?也许,但决不是唯一选择。



    移动平台应用,除了手机游戏之外,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进步。手机的全称将从“移动电话”变成“便携个人智能设备”。目前对移动设备软件应用的发掘,仍然强烈体现了厂商想象力的贫乏。便携设备并非电话、计算器、游戏机和媒体播放机的简单组合。时刻在线、时刻娱乐、时刻交流,会是便携设备应用的未来趋势。   


 


64位计算


    自1986年80386处理器推出以来,32位体系已经统领江山将近20年。从386、486到Pentium、Athlon,处理器厂商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是量变引起质变,去年Intel和AMD分别推出了自己的64位处理器。在探讨这个话题时,有朋友提出“基于从前代产品获取最大利润的原则,硬件厂商不会急于降低64位处理器价格”的想法。在普通情况下这是自然而然的,但这次有点不同了。



    不同之处何在呢?Intel推出64位处理器时,意在高端服务器市场。以正常的思维去考量,新处理器面向高端是很自然的。古怪的是AMD的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号称自己的64位处理器面向桌面PC。如同拼命要抢在前面登上峰顶时,却意外地发现敌人在谷底收获庄稼一般,更要命的是到峰顶仍然路途崎岖。是该继续攀登呢,还是直杀向谷底抢粮食?相对于高端服务器而言,桌面PC更像一种消耗品。Intel放任AMD在桌面端肆意妄为的可能性不大,两家寡头在桌面端推出真正实用的64位处理器,不会是太遥远的事情。


    在高端服务器方面,64位处理器渐入佳境或许还得假以时日。Intel需要比微软更可靠的盟友,而AMD则稍嫌稚嫩。虽然还有另外一些厂商推出64位CPU,预计年内这个市场不会有地震式的变动。


 


Linux


    关于Linux的话题,在2003年已经给我们带来无数的叹息与担忧。在新的一年,所有的战尘应该会渐趋消散。但SCO的叫嚣并非迷幻药所致——Linux中莫非真有黄金屋?美国的事儿咱管不着,中国Linux界的发展却是一定要关注的。据称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论证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中国电子政务系统极有可能全面采用Linux。对于挣扎在泥潭中不知盈利为何物的国内Linux厂商而言这显然是重大利好消息,国外厂商当然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整件事的受害者无疑正是微软。


    中国Linux商业前景可以说都在这一纸论证报告上面。从之前国家对Linux厂商的支持力度来看,这份报告极有可能倾向于选择Linux作为国家电子政务体系的搭建平台。微软操作系统能做到完整的开源吗?不能。所以Linux才有机会。如果你的公司仍在做基于Windows的电子政务系统,现在是考虑见风使舵的时候了。



    在桌面端Windows仍会占据大片市场。曾有一位网友在CSDN上发表文章,历数Linux可以代替Windows种种理由,并给出一系列的替代应用软件。但这位网友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人机界面友好性是一个操作系统是否具备足够亲和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即便在Linux上有十万个免费、开源、强大的应用程序,假使没有一种很好的方式把它们组合到桌面,那便如同沙中之金,不免要埋没在茫茫大海之中了。


 


在线娱乐


    传统网络游戏格局大致已经稳定下来,谁要再趟这潭混水,都要有十万分的勇气和十二万分的实力。这并不意味着在线娱乐已经没有潜力可挖,因为“娱乐”的概念要比“游戏”广泛得多。梁冬对娱乐有一个界定:娱乐就是安全的体验,多重安全体验更具娱乐性。在线阅读、在线音乐、在线电影是安全体验,在线游戏也是安全体验。2004的在线娱乐体验会有不安全因素出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在线娱乐正在从虚拟体验走向真实体验。玩家愿意花钱买装备、花钱请人代练;甚至只要1000块钱人民币,你就能雇一个杀手,把网络游戏世界中的仇人干掉……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已经有了货币兑换机制,下一步是什么呢?


     


    在后脑勺接个插头做梦吃牛排或者套上紧身衣来次虚拟性爱,仍是可望不可即的幻想。这些幻想正代表了在线娱乐下一波浪潮的本质。那就是:全媒体,跨媒体,社会性,真实性。所谓全媒体,即在线娱乐将无处不在,你的MP3也许将升级为便携式网络收音机;所谓跨媒体,即娱乐平台之间互连互通,拿起手机可以打通网络世界;所谓社会性,即网络社会趋于成熟,孤立的网络群体之间实现交流;所谓真实性,即娱乐表现从感观体验延伸到心理体验,真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界限模糊。


 


Blog


    每天都有人在批判我关于Blog的论调,这些人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如果现在谁还把Blog当作“带评论的文章”或是“个人主页”,那么他将错失新世纪第一个网络商机。Blog从最初的“个人网志”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网络文化。Blog文化代表着“自由、开放、交流”,这无疑是与互联网旨趣是暗合的。脱离网络社会久矣者,才会不加思索地否认Blog的价值。而在Blogger.com被Google收购之后,国外许多公司已经开始钻头觅缝、拼命琢磨,打算在Blog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文化中寻找机会。


    我不得不重申对Blog的定义:Blog是一种方便的Web内容发表方式,它让你能够经由简单的途径把内容放到Web页面。同时,通过某种统一规范,Blog之间可以共享这些内容和读者的评注。


    让我们更深入一些吧。因其自由,故Blog将会是史上最强的内容源,数量恐怖的内容(信息、知识)不断产生。刘韧先生把用户群比做水池,把水池理论“剽窃”过来套用在Blog上可能更为恰当。Blog是水池,用户是鱼,内容是鱼肉。以前的模式下,不但水池与水池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而且鱼要长肉还得申请。而Blog水池则是互通的,鱼儿可以自由与其他池子的鱼互通有无。你要做的,就是静静蹲在池边,看哪一条鱼长大了。鱼肉是产品,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大的产地。在鱼肉制成罐头卖给内容消费者之前,每一环节都有利可图。有人修建池子,有人加工鱼,有人卖加工工具,还有可能出现10种以上牌子的罐头……


     2004年将会出现多种基于Blog的商业模式,但其中多数不会很快成型。     撇除商业不谈,Blog更代表网络内容的革命。你编辑Web,你与其他写作者互相沟通……你将从Blog种获得前所未有的交流体验。



结语


    去年发生了太多事情,今年可能还会发生更多事情。对IT界美好前景的向往夹杂着对SARS卷土重来的疑惧,一切仿佛都已命中注定,一切又仿佛都是未知的。在这个变革时代,机会随时可能出现。至于是谁抓住了机会,待到年底便会水落石出了。

往事并不如烟

读《往事并不如烟》。买书时以为是普通的回忆录,“某某长辈如何慈祥”之类。读至第二篇(关于储安平),心情沉重,竟已是无法继续下去。


在极端的环境之下,人可以无情地出卖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向众人曝露那朋友昨日推心置腹的一席长谈。史良,你枉为“七君子”之一!


当年阅《闲止书堂集抄》,愤愤不平至于寝食难安。史良出卖章伯钧,其无耻程度,实在不亚于李光第背叛陈梦雷。


人,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可以随随便便就把错误归咎于历史。历史何罪?历史不会凭空出现,是你,是你们在创造着历史。


书中引用《林冲夜奔》唱词来形容储安平当时心境。在此不妨全折录之——


林冲 (仙吕点绛唇牌)数尽更筹,听残银漏,逃秦寇,好教俺,有国难投,那地儿相求救。
(念)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风赋。
回首西山日影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白) 俺,林冲。一时愤怒,持剑杀死高俅奸细二人。官府严拿甚紧,多蒙柴大官人,与俺书信一封,荐往梁山。日间不敢走路,只得黑夜而行。
呀,适才间星明月朗,一霎时月暗云迷。山路崎岖,叫俺怎生行走。
呀,前面黑洞洞的,想是人家村庄,待俺趱上看来。
呀,我当是村庄人家,原来是座古庙。门儿半掩半开,待我矮身而进。黑夜之间,辨不出是何神圣。神圣呵,神圣。保佑弟子林冲哦。呵呀。
(林冲看。)
林冲 (白) 幸喜四顾无人,待我将门关闭上。
(林冲拜。)
林冲 (白) 神圣呵神圣,保佑弟子林冲,早到梁山,借得兵来,清了君侧,报了深仇,定当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林冲困。)
林冲 (白) 哎哈,身体困倦,就在神圣案前,打一盹睡,起来再走。正是:
(念) 一觉放开心定稳,梦魂千里到阳台。
神圣 (内白) 林冲醒来,休得睡梦。我乃迦蓝神圣,警告于你:后有金枪手徐宁,带领官兵五百,追至黄河渡口,拿你甚紧。此刻不走,等待何时。
林冲 (白) 是,弟子就行,弟子就行。
呀,适才神圣言道:后有金枪手徐宁,带领官兵五百名,追至黄河渡口,拿我甚紧。此时不走,等待何时。拜过神圣,开了庙门,甩开大步,直奔梁山走遭也。
(双调新水令) 按龙泉血泪洒征袍,
恨天涯一身流落。
专心投水浒,
回首望天朝。
急急走,忙忙逃,
顾不得忠和孝。
(驻马听牌) 良夜迢迢,良夜迢迢,
投宿休将门户敲。
遥瞻残月,暗度重关,
我急急走荒郊。
身轻不惮路途遥,
心忙又恐人惊觉。
吓得俺魄散魂销,
红尘中,误了俺,五陵年少。
(白) 想俺林冲,在那八十万军中,作一个禁军教头。征那吐蕃的时节呵。
(折桂令) 俺指望封侯万里班超,
生比做叛国红巾,做了背主黄巢。
却便似脱韝苍鹰,离笼狡兔,拆网腾蛟,
救国难谁诛正卯。
掌刑法难得皋陶,
只这鬓发萧萧,行李萧条。
博得个斗转天回,
(白) 高俅呵,高俅!
(折桂令) 管教你海沸山摇。
(雁儿落带得胜令)望家乡,去路遥,
想母妻,将谁靠。
俺这里吉凶未可知,
他那里生死应难料。
呀,吓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
急煎煎,心内似火烧。
幼妻室,今何在,
老萱堂,空丧了。
劬劳父母的恩难报,
悲号,叹英雄气怎消,英雄的气怎消!
(沽美酒带太平令)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
行一步哭号啕,急走羊肠去路遥。
(白) 老天哪!
(沽美酒带太平令)怎能够明星下照,
昏惨惨云迷雾罩。
疏喇喇风吹叶落,
听山林声声虎啸。
绕溪涧哀哀猿叫,
俺呵,吓得我魂飘胆销。
心惊路遥,
呀,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道。
(收江南牌) 呀,又只见乌鸦阵阵起松梢,
听数声残角断渔樵。
忙投村店伴寂寥,
想亲帏梦杳,想亲帏梦杳,空随风雨度良宵。
(煞尾) 一宵儿奔走荒郊,
穷性命挣得一条。
到梁山请得兵来,
(白) 高俅吓,高俅!
(煞尾) 誓把你奸臣扫!
(白) 呀,前面已是梁山,甩开大步走走也。
(林冲下。)


 

中夜

在北京度过忙碌的一个月,回到广州,酒足饭饱大脑空白之际,偶然竟会想起京城生活之充实与无聊,然后往往在寒颤之后惊醒。在天子脚下,在皇城的根儿底下,是广袤的寂寞。


或许这就是这几日突然疯狂地在各个校友录网站上转悠的缘故罢。那些曾与我一同快乐过的人们,那些岁月的流影,网络上的他们比真人更真实。笑声,笑声让人想起一些过往的花儿。而这笑声,不也是无常的么?“声是无常”,这因明学中的名句,真是令人心中一痛。回忆中的“声”实在是回忆者所做之声,那原始的做声者,实在也时时在变化。若循回忆中的声音去找那发声的人,与刻舟求剑何异呢?但我们却不免仍然要在生命之舟侧刻上深痕,看着刻痕,至少可以幻想见到失去的剑的锋芒。


自己的生命在岁月中漂流,看别人时,却当自己是静止的。世间确有永动机,永动机正是“世间”本身。旧我不断在消灭,新我不断在诞生。所谓生死事大,也蕴涵了“此刻生死”的意思吧?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海子的诗)

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
我的脚趾正好十个
我的手指正好十个
我生下来时哭几声
我死去时别人又哭
我不声不响的
带来自己这个包袱
尽管我不喜爱自己
但我还是悄悄打开

我在黄昏时坐在地球上
我这样说并不表明晚上
我就不在地球上 早上同样
地球在你屁股下
结结实实
老不死的地球你好

或者我干脆就是树枝
我以前睡在黑暗的壳里
我的脑袋就是我的边疆
就是一颗梨
在我成型之前
我是知冷知热的白花

或者我的脑袋是一只猫
安放在肩膀上
造我的女主人荷月远去
成群的阳光照着大猫小猫
我的呼吸
一直在证明
树叶飘飘

我不能放弃幸福
或相反
我以痛苦为生
埋葬半截
来到村口或山上
我盯住人们死看
呀, 生硬的黄土 人丁兴旺

偶思

春节快到了。

前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在干什么,一团混沌。工作是有所进展了,生活上却浑浑噩噩。放假回来之后,一切会好起来罢……

Blog带来网络新商机(1)

如果现在谁还把Blog当作“带评论的文章”或是“个人主页”,那么他将错失新世纪第一个网络商机。

Blog从最初的“个人网志”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网络文化。Blog文化代表着“自由、开放、交流”,这无疑是与互联网旨趣是暗合的。WWW发明者Tim John Berners-Lee在著作中提出断言——

编辑Web与浏览Web一样重要


Internet的任何表现形式都应该呈网状,而非树形结构。


 


Blog提供了简单、友好的编辑界面,让用户能轻易发布WEB内容;再通过RSS、Ping、comment、Trackback Ping等实现内容的自由聚合与交流。脱离网络社会久矣如丁磊之流者,才会不加思索地否认Blog的价值。而在Blogger.com被Google收购之后,国外许多公司已经开始钻头觅缝、拼命琢磨,打算在Blog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文化中寻找商机。


 


在本文中,我不打算列出所有相关技术名词的解释,有心者google一下很容易就能有概貌上的了解。我的重点是:Blog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方式、一种文化。虽然文化难以称斤卖钱,但文化赖以存在的“方式”和“过程”,却蕴含了如假包换的真金白银。让我们粗略看看Blog(或借用Blog模式的内容发布)的流程:


 


第一步,使用某种工具(桌面客户端或是Web)写文章


第二步,文章发布时可以Ping提供服务的站点(简单而言,就是告诉某个站点,我这里有新内容了)


第三步,读者使用客户端,通过RSS(一种XML协议)获得Blog新文章的列表


第四步,读者在站点阅读文章并发表评论


第五步,文章为其他Blog站点转载,重复第三到第四步,但评论将通过Trackback Ping回馈到原始Blog


 


OK,简单吗?很简单。但许多人已经从这些步骤之中找到了可以操作的业务。简单举几个例子。


 


在发布阶段,有人提供桌面工具(如wBloggar),支持多种Blog实现系统,这些工具可能是收费的。也有提供Web发布工具的(如blogger.com),这类服务往往与Blog托管相结合。


 


文章发布时,你可以选择向Service Center进行Ping动作。在这个阶段,实质上存在其他方式,如服务商主动搜索聚合Blog内容。今天看到一个服务,BBC新闻聚合。你只要在站点上放一个JavaScript,BBC最新的新闻标题就会显示出来。在形式上这与以前没什么不同(记得当当网上书店在个人站点的图书广告吗?又比如CNBlog.org的Blists?)关键点在于,这是一家专业服务商提供的。也就是说,BBC不过是向这家服务商开放了新闻标题的RSS,由服务商向其他网站发布封装为JavaScript的新闻标题。这里面商机何在呢?这家服务商同时为数十家内容网站提供 RSS->JavaScript 封装服务,而该服务是收费的。内容站点更专注于内容建设,技术的部分,只要遵循RSS规范,就交给相关专业服务商好了。


 


这个例子很显然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遵循统一的RSS规范是贯穿Blog流程的主线。有了RSS,站点内部、站点之间就能说一种大家都懂的语言。


 


在服务商看来,文章发布和阅读阶段往往密不可分。我简单列举一下最近出现的一些服务,应该已经有所启发了——


 


1、接受站点Ping,发布在Web上;


2、接受站点Ping,让你的Post可以同时发表到Usenet;


3、做提供RSS Feed的站点的搜索引擎;


4、提供桌面端RSS聚合和阅读工具;


5、让读者可以在Web上阅读定制的RSS频道;


6、把定制的RSS频道转化为Email发给订阅者;


7、……(上班ing,下班再写)


?>

不断跳动在海面上的飞鱼

飞鱼轻轻卸下了厚重的外衣,跳跃于海面之上。那是一种喜悦。不光与自由有关,还与喜悦有关。我不是那鱼,却也时常在梦中飞行。

愿每一条鱼都自由地游,自由地跳跃,自由地飞。

曾有那样一个少年

曾与人认真探讨《资本论》版本问题的少年;

曾迷信五柳仙宗的少年;

曾写了那些自己以为是诗、却一定不是诗的少年;

曾相信傲骨擎天的少年;

曾将军挎挂在脖子上、垂在胸前的少年;

曾在骑单车时两只膝盖极力往外张开的少年;

曾蹲在路边沿坎上喝“蓝带”的少年;

曾横穿半城去找朋友聊《大世纪》的少年;

曾攒过数不清多少张花花绿绿电影票、以期下次可以混进影院的少年;

曾在球场上跑得弯腰喘气的少年;

曾梦想有一天声音会变得“有磁性”的少年;

曾聚众啸饮于白菜锅贴摊、炭火烧烤档的少年;

曾以为看清楚所有人的少年;

曾被一些事情伤害的少年;

曾经快乐的少年,忧郁了;

曾经忧郁的少年,快乐了;

曾经孤高的少年,麻醉了;

曾经麻醉的少年,醒来了;

你说那少年是我,我承认。我说那少年是你,你还记得吗?

蚂蚁找不到家了!

蚂蚁越过障碍去找食物。蚂蚁找到了食物。蚂蚁再也找不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