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痛思己过,立戒宜之矩以规之,录数条如下。


1、戒妄言,宜慎思
2、戒虚华,宜简朴
3、戒浮夸,宜立行
4、戒骄慢,宜谦和
5、戒杂念,宜守恒


以上自勉,时在乙酉岁末。

2005年末小语

2003年底,我从广州到北京,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北漂生活。2005年初,我从静安东街搬到芳园里,因为公司搬到了酒仙桥。我又搬了,现在坐在新居写这篇Blog。房东在下午给我发短信,告诉我ADSL用户名和密码。她说:改包月明天生效,晚上12点之前,每小时5元。


房东的短信让我感到2006年元旦的重要性。元旦到了,我就可以包月上网。1996年,我在学校从内部网上BBS;1998年,我在教师宿舍拨163以2k/s的速度下载UO;2000年装上了ISDN,下载速度达14k/s,狂喜;2001年用上ADSL,刚装上就在线看Michael Jackson演唱会;2002年买房,用小区宽带后又改用ADSL。转眼上网快10年了,感觉自己像是一头撞到互联网上的一只飞虫。大网晃晃悠悠让人陶醉,只是,不知道蜘蛛会在什么时候一口咬来。


现在我坐着等2006年扑面而来。一个小时后,我要打开窗子。一阵寒风将从地面或空中直杀进这位于楼房第15层的小小公寓。那时,已是诸事未卜的新年。

是谁不作为

为了实现一个联机查询图书信息的功能,到处找ISBN在线查询站点。外文书还好,有现成的WebService可用;中文书就可怜了——怎么也找不到开放的接口。最后这个功能还是完成了,用的是霸王硬上弓的办法:代码直接访问某图书馆查询页面,Post查询条件,分析结果页面。这个且不说他。


我想说的是在查找ISBN在线查询服务的过程中,看到的一个站点:中国ISBN中心。顾名思义,该中心正是给境内各出版社分配ISBN的国家机构。据我冒昧的判断,该中心应该拥有中国最全的出版物数据库。不过,在该中心的公众网站上,查询结果却令人失望——



看到了吗?48条记录。难道我们能相信,中国自采用ISBN以来,只出版过48本书吗?而且这个列表里面,举目皆是地图、旅游图、方志,咱们国家真个是地大物博,发展旅游业乃国之大计也……


我仍然坚信,在某个大院(或大楼,反正门口都站着警卫,闲人忙人一概免进)里的某个光明或阴暗的房间,一定有那么几台设备,或许是计算机,或许是磁带机,或许只是一些光盘;在这些设备上面,一定记录了中国所有采用ISBN的出版物列表数据。然而,我们却无福消受。无福消受的原因,是有人不作为。


每个人都知道,知识是公共财产,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开放的。不作为,把公众求知的道路堵死了。那么,到底是谁不作为?


最大的不作为,存在于观念之中。最外层是一个功能缺失的网站,往里是不开放的数据库,再往里是某领导的命令,再再往里,深入到该领导的大脑,再再再往里,深入到一种共性的治观,我看到一句古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来让我帮他们补充一句:民知,则国乱。

你需要一枚别针


1825年,Walter Hunt为偿还15美元的债务冥思苦想,发明了安全别针,给自己挣来400美元的专利转让费。Water Hunt也是第一台缝纫机的发明人(后来他因认为缝纫机将引起失业而放弃)。发明安全别针的故事本身足够励志,但我要说的却无关励志。


在Water Hunt对其进行改良之前,别针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许多个世纪。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一直让淑女们烦恼——她们需要用它别住衣饰之类,却免不了偶尔被扎上几下,而且还要时时小心避免别针掉落时的尴尬。那时的别针,是个叫人又爱又恨的玩意。


Water Hunt只对别针做了两个改动:1、增加扣帽;2、把另一端扭成一个圆。


瞧,就这么两个简单的改动,别针变成安全别针,一举解决困扰人类许多年的问题。历史书上找不到那位买安全别针专利的仁兄有没有发财,至少他有了发财的要件:成功产品。


你有成功的产品吗?或者,你在发明成功的产品吗?别针用途广泛(据某无聊科学家统计,有超过万种用途),但用户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别。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要做多少个动作?别针有个扣帽,你的产品有没有帽扣,会不会扎到人呢?别针底部的圆圈起到弹簧作用,把尖端紧紧固定在扣帽中,你的产品有没有安装一个强劲的弹簧?


我,你,大家都需要一枚安全别针。

秘诀:用心让用户爽

最近开始用gougou.com


其实我一段时间以来,不大愿意使用任何RSS阅读器(无论在线的还是离线的),因为我认为基于RSS的阅读方式几乎没有信息冗余,在得到精确阅读快感的同时,也丧失了拓展视野的可能性。有朋友认为垃圾邮件给他带来许多乐趣,诚哉斯言。当年,我也是循一封垃圾邮件,注册了stame.com帐号,从而进入这个行业。谁说垃圾邮件就一定是垃圾呢?同理,谁说网页上花花绿绿的广告就一定是垃圾呢?


现在我仍然最喜欢通过Maxthon“打开收藏夹某目录下全部站点”的功能,去慢慢浏览我“订阅”的Blog,更喜欢不断点正文旁边导航栏的链接,让HTTP带我去一些奇特的地方。这几天对gougou乐此不彼的原因,是我发现它里面蕴藏了许多可贵的想法和实践。


简单说一个吧,如果你没有在登录状态下访问gougou.com,就会在左帧的下方看到这样几行字:


您未登录
仍然可以使用gougou
但容易丢失数据
请注册gougou


这儿至少包括两个吸引人的信息:


1、不登录仍然可以使用
2、登录后可以更好地使用


不登录仍然可以用,大概是跟cookie之类有关吧。以前一说cookie,许多朋友会惊呼它带来安全隐患。对于一个财务(或商务)不敏感的站点,这种安全隐患可怕吗?我觉得并不可怕。最坏的情形是别人知道我订阅了哪些RSS,而这个功能却是gougou.com本来就提供的。


前几个星期去上一个培训班,讲师说:执行力的开关就是追求快乐、逃离痛苦。上面的几行字,把这句口号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登录就可以用,是极爽的;丢失数据,是极不爽的。让用户爽,又让用户相信如果注册就能把不爽的隐患干掉,多聪明的做法!


预测一个站点的成功是不谨慎的做法,所以我不敢说gougou.com一定成功。但李学凌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用心。电影《食神》开头周星驰那句“做菜,关键是要用心”,大家都当笑话看,孰料这就是做事成功最根本的要素呢。

怪癖游戏与神经元短路

近日Blogger间流传一个游戏,规则是:


开始游戏的人出一个题目,在自己的blog上写下答案,然后把题目丢给另外五个人,在文末附上这五个人Blog的链接,并且到留言板上留下:“你被贴了。” 。这五个被tag到的人,在自己的blog注明(并附上连结)是从哪一个blogger那里传来的题目(这时候“引用”功能就很好用),然后写下答案,再去贴另外五个人。如此继续下去。


游戏颇有趣,让我想起传销或是老鼠会。往深里想,我曾经提到的P2P知识共享体系也有类似的机制。那套机制里面,也定义了神经元短路的概念——如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没有部分节点短路,就会造成可怕的比特大洋。


我就是短路的神经元之一,我会坦白怪癖,不过不再向下传播游戏,想必会让我的上线Tiny倍感郁闷吧。:)


下面是我的五个怪癖:


1、上下楼梯时,最后踏上平地的一定得是右脚,这应该是强迫症,它甚至让我练就一眼看出楼梯有多少级的神功。在老婆大人的监督下,该怪癖已经减轻,数梯神功也因此而逐渐减弱。


2、喜欢暴走。住在静安庄时,常常(有段时间几乎每天)在下班后走路去东直门,在银座超市买些吃的东西,然后走回住处。最近比较长的路程是绕行二环,33公里。


3、对Sony产品有近乎偏执的喜好。


4、后颈处极端敏感,如有任何风吹草动触及该位置,将引致冷颤数个。


5、有“出门恐惧症”,出门前必觉腹痛;有“回家狂喜症”,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前进方向是回家,则精神亢奋、拈花微笑。


好了,现在短路。

南人·北地·片语(十二)

在伦敦泡吧,在纽约泡吧,在北京泡吧,在上海泡吧,在广州泡吧,在阳朔泡吧,在凤凰泡吧,在丽江泡吧,在拉萨泡吧。


走遍世界,原来是为了到世界各地泡吧。

南人·北地·片语(十一)

从公司所在的兆维工业园西门出来,回家的路上,树木与路砖一直延伸到视线灭点。


灭点,透视,远小近大……其实是眼睛的错觉。


重视透视的西洋画,是在描绘错觉;没有透视的中国画,反而是写实。物体到了远处,还是同样大小,只是眼睛和有透视的图画拒绝承认罢了。


我们不要做错觉了的图画。

失守的城市

从广州来到北京,已经有一年半了。


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北方人,相对于《楚辞》,我也更喜欢《诗经》一些。《楚辞》是南方文化,《诗经》是北方文化。2003年夏季,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编钟的时候,我立刻想到,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有多么的肤浅和片面。在汉以前,确乎是存在那么一种极尽精细、不厌繁复的文明存在,那是一种南方的味道。


当然,南方是一个普遍的称谓,不应为广州所独享,其理同北方不光指北京一样。饶是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同胞,把广州、北京当作南北两派文化的代表城市。实则在京、广(或南、北)之外,中国还有第三种、第四种乃至第n种文化,即以南北论,其中也是各处有各处的特色。再看仔细一些,即便是广东一省之内,不同文化色彩也是百色杂陈。


我在广东的时候,时有机会离开广州四处晃荡。潮汕、客家、雷州各地不同的文化特征,每每令人心醉。可惜的是,年轻人越来越忽视本乡文化传承,许多千百年来积淀的东西,知道的人越来越少,慢慢也就湮灭了。一次到梅州,看到老街上的骑楼柱子,街左一溜全是圆柱,街右全是方柱。我揣测那是为了暗合“天圆地方”的意思,惜乎多方询问,均无人能解。


广州也有类似的细节正在被渐渐忘却,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很多时候反而是外地人。到底怎样才算本地人呢?世居不是唯一的条件,户口更不是。能发现本地文化中独特、优秀的一面,并能身体力行传承之,可能该算另外一个条件吧。有位朋友,爱广州爱到极点,陈家祠的砖雕,他能如数家珍,四城最具地方特色的吃食,他也熟悉得像自家厨房的出产。照我看,撇除被他主动放弃的户口不谈,他倒该是顶地道的广州佬。


一日看电视,云南台,那种无聊的所谓竞赛节目,就是两队人一边奔向目的地一边秀傻给观众看那种。其中一靓女被要求找到昆明老火车站——米轨时代结束后它忽然消逝无踪。该女自信心爆棚地上路,两个钟头后,仍然一无所得。摄像机跟在她身后,一个一个路人,或走或站或坐或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谁也说不出到底这个辉煌一时的火车站的具体位置。这么大一个建筑没有了,无需高明的魔术师,它被我们自己变走了。


如果说老火车站曾经是昆明的一个印记,那么,随着印记的消失,昆明是否也消失了呢?至少,昆明的曾经给一些人最美好记忆的那部分消失了。当消失成为习惯,当所有的消失积累起来,我们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家乡。许多人的北京,和许多人的广州,也消失或正在消失。我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家伙,但我要为这消失叹一口气。把我的叹气解释成“为过去时代的集体记忆默哀”的,也有几分道理,历史、文化,这些不也是集体记忆吗?


看见北京路边的露天烤串摊子,常想起昔年中山路上须边走边吃的一碗牛杂;在广州吃牛杂时,不免又想起前门为二锅头而存在的那一口卤煮。我以为吃食是一个城市最入骨的特征,盖它能全面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皮层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印象一旦集体起来,一旦历史起来,不免就成了所谓地方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只是许多的肯、麦、必、星,如杂草一般茂密起来,谷穗被迫陨落。欢呼,我们终于在另一城市找到了“家的感觉”,如果这感觉指的是那杯用原浆加水调出来的咖啡,我宁无家。

南人·北地·片语(十)

允许不同价值观存在,不等于鼓励杀人。不同价值观并存的前提,是互不干涉、互不攻击、互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