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回顾展小记

我们这代人,至少我自己,是“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这句话加上引号,因为我们长大的那些年月,其实几乎并无香港电影公映。所谓看香港电影,其实是在录像厅看香港电影的盗版录像带。许多人描写过录像厅的拥挤和浑浊的空气,这些于我都淡忘了,只有一幕幕经典镜头留下来,作一生的回忆。

2010年5月底,香港电影发展局组织20部经典港片,到广州做“香港电影回顾展”,功德一件。可惜三天的排期,只有第三天(29号)是周末,错过了大部分的排期。不过这似乎没影响上座率——我28日晚上去买次日《阿飞正传》的票,居然已售罄。影迷之踊跃,大概超出主办方的预计,所以在后来的座谈会上,冯永才会对出席人数之多微感惊讶吧。所谓“经典”,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已看过无数遍。再花钱看一次的人,还是冲着“从未在大陆公映的一刀未剪版本”去的。”一刀未剪“也许是噱头,但从未在大陆公映却有十足十的意义。如同iPad并非放大版iPhone,银幕也绝非放大版的电视机,观影体验, 还是以此为佳。

却说29日早晨起来,上网查到12点在五月花影院有一场《鬼马智多星》。该片乃徐克当年名作,一改《蝶变》的诡异风格,热热闹闹做了场大戏,完全证明徐老怪有强大的商业片制作能力。遂发短信呼朋唤友,谁料朋友睡觉未醒。再等得一段时间,眼看已赶不上排期。再查网页,原来12点半还有一场《龙虎风云》。林岭东导演凭借此片声名大噪,而周润发与李修贤二人的表现也极具张力,将男人之间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打电话叫醒朋友,再赶到影院,电影已开始放映20多分钟。慌乱之间买错票,进了《波斯王子》的放映厅,遂重新买票进入,电影刚好渐入佳境。

该片如何经典不必再提。影毕,银幕上打出”剧终“二字时,不见许多观众离场。正感奇怪间,一戴帽男子拿着mic上台自我介绍,原来是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处秘书长冯永。随之幕前放下一块蓝布,上写”香港电影回顾展闭幕礼暨香港电影的昨天、今天、明天座谈会”。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安排,之前也没宣传过。冯永介绍座谈会主持人是文隽先生,会场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文隽也算是香港电影名宿之一,兼且口条顺溜,他来主持,不出彩才怪。文隽介绍嘉宾,几乎每位上台都获得热烈掌声。可怜《魔术男》导演黄修平是刚入行的年轻人,没多少人认得,掌声也就寥寥。最可怜的是这孩子在会后一些媒体的报道上名字都被写错。另外三位嘉宾均是大牛:张同祖(开创《神勇双响炮》系列)、冼杞然(以《三人世界》开创城市浪漫轻喜剧潮流)和阮继志(《倩女幽魂》编剧)。座谈会很有意思,颇多爆料,下面摘取我在twitter上发的数条记录:

*倩女幽魂编剧阮继志说,昔年徐克找他写这部戏,以夜总会小姐为蓝本写小倩,因为女鬼和小姐一样昼伏夜出,以吸取男人血汗(钱)为业,而树妖姥姥则是当仁不让的妈妈桑。

*冼杞然说拍三人世界时只得林子祥一个明星撑场面。周慧敏是新人,郑裕玲只在电视上红。周四上画票房惨败。冼认为观众是白领和学生,遂争取放映至周六,结果大卖,创出面向中产的浪漫轻喜剧类型。

*《魔术男》导演黄修平说,年轻香港电影人够幸运,而老一辈香港电影人则够幸福。

八卦还有很多,其中有一条不是新闻,但与当天放映的电影有关,获得大量掌声:198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委一致认定影帝非周润发莫属,但仍有选择的困惑,因为当年发哥以《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和《秋天的童话》三部片子提名最佳男主角,令评委不知该选哪部。最后,《龙虎风云》还是胜出。

座谈会结束,以“九爷鸡”盒饭和地道广州濑粉充饥,又奔赴位于天河的飞扬影城,赶下午六点的《监狱风云》。片中发哥和梁家辉的演出不必再赞,就一帮配角和龙套也极为出彩。和《龙虎风云》一样,《监狱风云》也是Maria Cordero唱的主题歌和插曲。肥妈那把沧桑而坚韧、高亢而奔放的嗓音,与电影中的场景简直是严丝合缝,契合到极。写这篇blog时,又上网找到,听来仍是那么令人感慨。

《监狱风云》过后,继续在飞扬看《倩女幽魂》。此片也看过N遍,但这次的确体验到了大银幕的魅力。当张国荣那张犹带稚气的脸出现,现场有粉丝大喊:哥哥,你好靓。像徐克(本片由徐克监制,程小东执导)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片子也有许多借古讽今的台词。以前看时不觉如何,这次别有一番滋味。

经典一部接一部。我们一行三人,告别飞扬,赶去市一宫看《僵尸先生》。从农讲所地铁站上来,一通暴走,好在只错过十多二十分钟的片子。林正英演道士,真是似模似样。他英年早逝,就有传言说是因为演这类片子太多,于阴德有亏之故。而许冠英演的小徒弟,确也不负笑将之誉。

四部片子赶场般看罢,已是凌晨时分。大卫波德威尔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来总结全盛时期的港片,我们如此看片,或也算得上癫狂。宵夜档口,半打生蚝、几支珠啤,谈的尽是影人影事。原来,我们从未长大过。

飞花

红蕊
白花瓣

那时枝头
是谁
不忍攀折

成泥
成泥
叹东风去后
碾踏作尘

从此年年
杜鹃啼不回
人似飞花

摄影,从头开始(III)

有同学反映,看了第1、2节,还是不太明白F值和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怎么应用。其实那些数值都是表象,最重要是背后隐含的摄影思维。你一定要明白,当你拿起相机,就要同时换上一双摄影师的眼睛,甚至用镜头替换你的眼睛。由眼睛到大脑,要具备摄影师的思维方式。即便是成功的抓拍,也建立在平日无数次的“肉眼抓拍”练习基础之上。

什么叫摄影师的眼睛和思维方式?有两个重点:一、观察力;二、提炼力。绘画可以在一张白纸上从无到有创造一个世界,而摄影则是想方设法从乱七八糟的世界中摘取值得突出的主体。换言之,绘画做加法,摄影做减法。摄影师的眼睛和思维也要做减法,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删减不重要或影响主体表现的元素,最终得到不能再精简的主体及配合主体的元素。

光圈、快门、构图,乃至一切摄影技巧,都是做减法的工具。不断做减法,减到主体足够突出、足够成为画面上唯一的亮点、足够体现拍摄那一瞬间的情绪为止。

所以,不要被F值、快门速度之类指标所迷惑。你只要有减法思维,有突出主体的思维,再去考虑用什么工具,就会一通百通了。

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行走中,发现一丛绽放的花朵,或是一树初绿的嫩芽。你激动地拿出相机,咔嚓了许多下。回家一看,当时你眼中那么艳丽的花朵,在屏幕上却显得并不抢眼,倒是后面那些杂草啦、行人啦、电线杆啦,挤满了画面。怎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人的大脑能聚焦于最感兴趣的对象,而忽略不太重要的对象。当你看到那丛花儿,实际上眼底也接纳了后面的杂草、行人和电线杆,只是大脑把无关紧要的元素过滤掉,只剩下你最感兴趣的花了。

相机可不是这样。它会忠实记录光线带来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干净的肮脏的,善的恶的,一概笑纳。相机不懂得排除不重要的元素,你得替它思考,替它做减法。

好,来看实例。由于对宗教建筑的兴趣,我曾多次去东堂(北京天主教四大教堂之一)参观拍摄。东堂位于繁华的王府井商业区,人流量极大,周边高层建筑密集。面对如此宏伟而带有神秘感的建筑物,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忍得住不照相吧。每次去,总看到许多人在留影或拍摄。可是,在这种周遭环境之下,要照好东堂,还真不容易。下面是在网上随便找的一张东堂相片。

拍摄者采取了正面的角度,估计是站在马路对面,用广角端拍摄的。我猜测他的意图,大概是拍下东堂的全貌吧。上面说过,摄影做减法,而这位拍摄者却没这么做,甚至做了加法。随便指几处问题:左边偏上位置,有个莫名其妙的建筑物在背景出现,左下角露出不知什么东西的一角,围墙内的大树遮挡了一个尖塔……相片反映了东堂正面,但主体却被大量地干扰。这样的相片,只能说是普普通通的“到此一游”纪念物。

东堂可以怎么照?还是那句话,减法。减,减,减,减到恰好足够表达主体或主体蕴含的“主题形容词”为止。东堂的主题形容词是什么呢?在我的眼睛中,是“神秘”、“巍峨”、“冷峻”、“悲悯”……也许还有其他。作为摄影者,我要做的,就是用相机做减法,直至画面上只剩下刚好足够表现这些(或其中之一)情绪的元素为止。

首先要破除的是“画面完整”病。普通人照相,唯恐画幅不够宽,总是想把主体全部摄入镜头。在表达“广阔”、“浩瀚”等情绪时,使用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将整个画面摄入,是不错的手段。但在许多时候,这却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全部,不一定是全部,有时候局部反而是全部。还是说回东堂的拍摄。由于该建筑位于闹市,不假思索地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整体,结果一定是有许多不相干的事物也出现在画面上。于是,我采用了数种手段来达到突出主题、表达情绪的目的。

第一张相片,我选择在某个夏日下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拍摄。通常,散射光要比直射光有利,但据我的观察,该建筑的材质,在近乎垂直的阳光下纤毫毕现,而转角处的线条也陡然立体起来。好,就是这个角度了。然后我考虑构图。作为主体的建筑物,自然要占据主要部分,经过观察,我发现,建筑结构形成了多条垂线和多条横线。如果光有横线和垂线,画面会显得呆板。我蹲下身来,由于透视的关系,构成基座的横线连起来,变作了一系列往灭点延伸的斜线!直、横、斜,这些线条组合起来,在画面上形成了有趣的阶梯状构图。我把镜头向左移,直至建筑结构占据主要位置,剩下一部分天空为止。主体一般占多大位置?通常我们有个0.618的黄金分割点可供参考。主体位置、线条切割位置等,都可以依据这个比例来划分。当然事无绝对,僵化害死人。

上图是最后得到的相片。补充关于对焦和光圈的思路。由于建筑结构向画面后方延伸,而我又想把所有结构细节保存下来,此时就应该选用景深较大的大F值(小光圈),因为这样才不会让靠后位置的细节模糊、损失掉。我把相机设置在Av(光圈优先)挡,设定F值为11,焦点对向离我最近的建筑基座,看到取景窗内的测光数据是1/250秒。F11在通常情况下已经足够,在拍摄更辽远的场景时,才会用到F22这样的极小光圈。我当时采用的是中央重点测光,即以画面中央部位的正确曝光值为准。你可以看到,画面中央是建筑物的亮部。对亮部测光,意味着该位置的曝光最为准确。当时的光照条件下。即便是暗部也不会太暗。

按下快门,我得到了上面的相片。画面右下角还有一些杂乱的颜色,这让我不太舒服。看来,还得另找个角度。

(待续)

摄影,从头开始(2)

上节:摄影,从头开始(一)


拜万恶的现代科技所赐,在许多时候,你已无需再考虑曝光的问题。电子测光通常能准确地感知周遭光线,并给出它认为合适的曝光值。如果你满足于此,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的摄影者。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探讨光和曝光在摄影中的意义,以及如何把被电子测光禁锢的光影解放出来。


在往昔胶片的年代里,每张底片上都涂满了银盐颗粒。银盐是一种感光材料,也就是说,当光线照到时,它就会发生变化。因承受到光线的强烈程度和光谱的不同,每粒银盐的变化程度也不同。胶卷取出来后,先冲后洗,用其他化学药品将银盐的变化状况固定下来、翻印到相纸上,就成了影像。


数码时代到来得如此迅猛,器材变了,原理还是一样的。人们用CCD/CMOS等感光元件替代了银盐颗粒。和银盐一样,这些感光元件也能“感知”光线。我们常说“多少百万像素”,所谓像素,可以理解为胶片上的银盐颗粒。随光线的强烈和光谱不同,每个像素产生了不同反应,这些反应汇集为电子运动,传输给中央处理器,在其中被固定下来,转换成LCD屏幕上的影像,或是某种图形文件格式。像素越多,则图像越细腻清晰(等于是有更多的“银盐颗粒”对光线反应)。


摄影的本质,从技术上说,是通过光圈和快门速度,对照到感光体(不管是银盐还是感光元件)上的光线进行控制,从而得到摄影者想要得到的图像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曝光。


光圈是什么?你可以暂时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人眼的瞳孔。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从黑暗处走到光明处,瞳孔会自动突然缩小,防止强烈的光线对眼睛造成损害。从光明处走到黑暗处,瞳孔也会自动扩大,让你逐渐适应黑暗,看到黑暗中的物体。瞳孔大小,决定了进入眼底的光量。同样,光圈也决定了到达感光元件的光量。


光量的变化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曝光度和景深。曝光度已经讲过,简单说一下景深。景深就是景象中离镜头最远的物体的清晰程度。景深浅,则离镜头远的物体就较模糊;景深大,则离镜头远的物体也较清晰。这也可以用现实体验来解释。努力想看清远处物体时,我们会眯起眼睛。此时,进入的光线较少,但也更为集中。也就是说,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在实际使用中,相机上并不简单标出“现在是多大光圈”,而是以焦距与光圈直径的比值来表示入光量,这个比值就是F值。拿起你的相机,调到A或Av(光圈优先)挡,尝试调整一下光圈值。通常你看到的最小F值是F2.8,这表示光圈直径是焦距的1/2.8,而F16则表示光圈直径是焦距的1/16。


嗯,这的确有点过于理论化了。目前,你只要记住,F值越大,进光量就可能会越小,景深也越大。为什么说“可能”呢,因为进光量还跟快门速度有关系。快门一开一关,放进来的光,和快门开启时间也有广西。开启时间越长,光线进来得越多,曝光也就越多。


焦距、光圈和快门速度,像是一种三角关系,互相制约、互相成就。人们简化了这个三角关系,只留下F值和快门速度。在F值固定的条件下,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小,曝光度越低;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大,曝光度越高。这就是所谓光圈优先——以F值固定你想达到的景深效果,再调整快门速度,得到适当的曝光。另一方面,在快门速度固定的条件下,F值越大,焦距越远,景深越大;F值越小,焦距越近,景深越小。这就是快门优先(S)——以快门速度固定你想捕捉的运动物体,再调整光圈,得到适当的曝光。


说白了,光圈优先的应用场景是,你希望得到固定的景深。比如,近景清晰,中景以后都模糊,就用较小的F值;景深越大,则使用更大的F值。而快门优先则多数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例如,以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流水,流水就会呈现绸缎一般的质地)。


下一节,我们通过实例来学习光圈优先的使用。

摄影,从头开始(一)

总有媒体鼓吹,现在已经是一个“读图时代”,其实我们已身处“造图时代”——且不说几乎每台手机都有的百万像素级摄像头,就是数码卡片机也遍街皆是,flickr这样的网上服务,更是把图片与社会关系融汇到一起。相片人人拍,这在十年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摄影难吗?摄影不难,对个景按个快门有什么难的。摄影很难,要不你拍的相片咋没得“荷赛”大奖,也没人花大价钱买呢。本系列教程无法让你成为大师,只能教你一些入门的正确方法。入门,也就是从头开始学。但“从头开始”还有另一个含义:从改造你的头脑开始。摄影圈有言:重要的不是镜头,而是镜头后面那个头。镜头后面那个头琢磨对了,镜头也就听话,拍出至少“好看”、甚至足以让许多人羡慕的片子。

中文造词法就是那么神奇,“摄影”二字,实在透彻得很。摄是瞬间动作,而影则是难以捕捉的对象。摄影,就是把难以捕捉的对象,在瞬间固定下来给人看。在读者眼光扫上图片那一刻,读者与摄影者、摄影者与真实对象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响起了某种共鸣。这种共鸣越强,作品就越成功。而这联系、这共鸣,都来自那张扁平的硬纸——或是显示器上那几百万个像素点。

是什么让硬纸、让像素点变得有了生命、有了情绪、有了影响读者的力量?本质上,它们呈现光、影、色和构图。光、影、色、构图,就是摄影作品的四大基本元素,也即你赖以传递情感的工具。学会摄影,意味着熟练掌握光、影、色、构图的使用。而景深等更多要素,则是扩展性的,是锦上添花。

《圣经》上写道,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照在物体上,就显出了阴影和颜色,物体自身、物体之间因此而在人们眼中有了位置和距离的关系(构图)。当你揭开镜头盖,你就是摄影世界的上帝。你说,要有光,于是你看到光、影、色和构图。让我们把视线投向最初的光影吧。

设想有一个白色球体,处于虚空的平面之上,四周漆黑。这时,你什么都看不见。散射白光从左上方射下来,你会看到——

球体接近光源的部位,亮了起来,而远离光源的部分则依然暗沉。离光源越近就越亮,离光源越远就越暗,背离光源的部位保持了本初的黑色——白球而有了黑色的呈现,这就是光的力量。

光造就了影。影有二:物体的形态;物体的阴影。上图中间偏下的部位,球体因光线照耀而向右拖出一条影子,与影子相连的球体部位也是黑的。这些黑的部分,在摄影术中称作阴影,而亮的部分则称为高光;高光和阴影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形态。

好,我们终于谈到摄影。摄影有一个重要概念:曝光。所谓曝光,即在胶片或感光元件上投射足够的对象反射光,留下这些光线造成的高光、阴影、颜色和构图。曝光正确与否,某种意义上从根本上决定了相片的优劣。曝光正确,意味着胶片或感光元件获得了恰当的光线,这些光线恰好让被摄物及其周围环境按摄影者所期望的那样呈现到最终介质(相片、屏幕……)上。

曝光不正确,可能有两种情况: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的相片,被摄物的细部淹没在阴影中,就像这样:

曝光过度的相片,被摄物的细部淹没在高光中,就像这样:

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都是摄影中(一般情况下)应该避免的情况。怎么才能总是获得正确的曝光?这个话题,留到后面的章节再谈吧。

(待续)

墙在墙以外崩塌
一幅蛛网
牵挂不住的窥望

梦做了上去
字写了上去
血溅了上去


在墙以内崩塌

皂·五题

那一方澄澈的紫色,在摄氏十度以下倒春寒的夜晚,陡然自己亮起来了。

于是我想起北海道冰雪下埋着的山野。那天我们互相搀扶,在大风雪中,一脚一脚,踩过的山野。远远的,鄂霍次克海上有流冰挤压而过。如童话建筑一般的工厂里,酿造着土豆烧酒。那是冬天的北海道。

可我没见过夏天的北海道。听说,到夏天,富良野上,薰衣草田花朵盛开,全是一片紫色。那紫,厚重、沉凝,满不是这一方澄澈的紫。这紫,是紫雨的紫,是透明的紫,是什么也没藏着的紫。仿如玻璃做的一颗心,无防备地搏动几个音符。记得吗?123,123,12312,123,123,12311。

皂·四题

是千亿年
地火唤不醒的沉睡
成就一个生灵

寂寂
想象中一束光
瞬间辉煌

当光明消失

地底是我
深渊是我
月亮背面是我
无月无星的夜是我

闭上眼睛

是我

皂·三题

一天早上,橙从不安的睡梦中挣扎着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块皂。他仰卧着,滚圆的躯体变了方正,没有办法翻身过来。

“我出什么事啦?”他问自己。窗外有雨声淅沥,在这个潮湿的秋天的早上,橙子变成了皂。

或许,这只是一个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