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杂忆(一)

余中学时,有师马姓者,授语文。马师微髯,擅红学,然余未尝聆师讲《红楼》也。师广闻博识,尤不喜照本宣科,举凡诗词歌赋谚,课本所不载者,多有涉及。举数例:


其一。师尝示诸生以当地民歌,曰“送哥送到大树脚,大树叶子团团落;扯把叶子揩眼泪,揩干眼泪各走各”。又曰“哥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下花一蓬;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浇花花不红”。


其二。师授《陈涉吴广列传》,言云梦大泽乃楚王故地,所以名以“云梦”者,楚王猎于泽旁,梦仙女而行云雨之事,故名之以“云梦”。及释“云雨”二字,师谓“无非弹琴唱歌”,低头窃笑,众皆见之。


其三。师讲《诗·月出》,称“何者为美?美人。然美人未足美也。至美者,于月下竹林,见薄雾中美人。此之谓朦胧美。”


其四。师谓“《老子》八十一章,惟见‘赤子’二字”。听者当时无意,十五年后忆来,马师可当“赤子”二字也。

广州杂忆

按说我这把年纪,是不够资格回忆的,更何况家仍在广州,还时时回去呢。偏偏因为一篇关于方言的散论,引来数位广州朋友的关注,其中一位的Blog上也有类似文章。看着看着,不由得就想起广州来了。既然想起,不妨记录下来,以做他日备忘罢。


我1993年到广州读书。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后来与广州外贸学院合并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越南语,选这个专业的原因,Keso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那是盛夏8月的火车站,我和父亲走出检票口,迎面扑来南国湿热的空气。那年云南凉,从昆明上车时,我还穿着厚线裤,“热”是广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可是那空气里面分明有一种亲切的味道。


已经记不起火车站那时的混乱,或许竟是没有现在混乱的缘故?总之我们打到一辆的士,一头扎向城市最北边。1993年,白云大道(新广从公路)尚未兴建,所以只能从大金钟路过去。一条狭窄而肮脏的小公路,南接广园东路,往北数公里,就是广外了。


广外的历史不必细述,倒是其地理位置值得一讲。它位于白云山西侧,从学校南门出去,或是到后山翻墙,就能到山脚下。我第一次登白云山,是约了隔壁宿舍学日语的两位广东同学,买票上的山。我穿着一双拖鞋,走上去然后又走下来。后来新广从公路修好时,我还曾穿着同一双拖鞋,在日头底下从火车站走到学校。


说起来这些年广州也颇有发展。机场搬迁后,连黄石路一带,也慢慢繁华起来。记得黄石东路修建过程中,一次我去位于大朗的外贸学院拜访朋友,回来没车坐,也是走到学校。那天晚上喝到很好的生力啤酒,开心极了。


生力比较贵,平常还是珠江啤酒喝得比较多一些。北京不但没有珠啤,连生力也少见,所以只好改喝燕京。读书时,在有重要体育赛事的晚上,我们总是到一间群兴酒楼,坐在露天地里,喝着珠啤、吃着炒田螺,看电视。啤酒宜凉饮,在唐鲁孙先生的文章里面对此有精妙的描写。在广州喝啤酒,不特别指定的话,上桌一定是“冻的”。北京则不然。我现在住所对面一家小馆,招徕顾客的口号居然是“冰冻啤酒”。这也是南北方一点不同的地方。


炒田螺确乎也是南方特有的吃食。常有其他地方的朋友问我,广东人是不是什么都敢吃。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有点问题。什么都敢吃,是胆子大的表现,并不能说明能吃会吃,然而广州人的确是能吃会吃的。我在广州生活十一年,每年都在吃食上有新发现,这也说明广东人在吃方面是拒绝泥古不化的。吃来吃去,也有一些食物永远留在记忆里面了,例如炒牛河,例如红烧乳鸽,例如石斑鱼粥,例如炭烧生蚝,例如每晚十点准时新鲜上市的番禺猪杂……


2003年末,我在北京一家“港式茶餐厅”吃饭,菜单上有“炒牛河”一味。我问:这牛河是干炒湿炒。问的同时,心下已经觉得有点难为服务员,谁料伊居然脱口而出“干炒”二字。又问:能不能湿炒。答曰:干炒十二元,湿炒十六元。且不论一干一湿的差价,即以干的而论,就要比广州街头贵上几倍。如我所料,那盘湿炒牛河极不正宗,可见知易行难,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所谓牛河者,牛肉炒河粉是也;所谓河粉者,原出产于广州沙河之宽米粉条是也。广州人说沙河粉,就如同北京人说高碑店豆腐丝一般亲切。这玩意,真个是百吃不厌呢。


红烧乳鸽应是西菜中做的典型。说是红烧,其实乃油炸。实话说,广州的馆子吃得不少,还只有那家偏处一隅的“金都酒家”,一味红烧乳鸽做得皮酥肉嫩,而且只卖人民币十九块,色香味俱全且价廉,是其他家比不上的。2004年夏季,我们常在夜里两、三点钟饥肠辘辘扑到金都,要一个红烧乳鸽、一鼎粥、一个铁盘菜心、间或还叫上半斤椒盐或盐插的虾,以不平凡的吃食了结人生中平凡的一天。


石斑鱼粥,在我离开广州前,并不熟知。也是机缘巧合,同事嫁了个潮州兄弟,家住天河;会生活的潮州人住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天河,难免就要小小地腐败起来。他们家楼下有一家“左鳞右鲤”,擅潮菜,石斑鱼粥、蚝烙和炭烧生蚝,入口的确不俗。最妙的在于他家的炭烧生蚝,调味的蒜细切粗斩,极入味。另有一味普宁豆腐,就不如黄花岗某粥店做得好。


一次到番禺吃猪杂,印象很深。一行人开车驰过洛溪大桥,只为那口新鲜上市的猪杂。是在一家所谓“农庄”吃的饭,竹棚架在水上,有风吹过的夜晚。猪杂什么味道已经不记得了,那股“求食主义”的劲头,却是如今仍在呢。


再这样写下去,文章题目恐怕应该改做“杂忆吃在广州”了,还是就此打住吧。下次,换个话题。

樱桃

在昆明吃到了暌违多年的樱桃。


是妹妹的同学从昭通带来的。一早等到摘了第一轮果,装在方形的塑料筐子里,驱车数百公里带到昆明。光这份友情,实在已经令人不得不感动。


筐盖用铁丝系了,网眼下面看得见盖着红红黄黄果实的绿叶。差不多是抢过手来,再也不肯放开。抬起筐子凑近鼻端,嗯,是那股清香的味道……心里竟有些酸,忍住了,低头吃米线。


大概有十多年了吧,没有尝到樱桃的滋味。那时在昭通,我们吃樱桃是一把一把抓的,酸或甜的果汁,有时就满溢出嘴角来。樱桃是那么娇嫩到吹弹得破的一种果子,根本经不起长途跋涉,也经不起时间的折磨;只要在不透空气的箱子里颠几下,或者就那么摊着放到第二天上,它也要变质而坏掉。所以,有樱桃吃的人是幸福的,他们不用热恋也可以饱尝樱唇的温柔;所以,离开故乡的人们,只好一年一年,空自想念。


昭通出产樱桃的地方,最有名的要数葡萄井。该处是所谓“昭阳八景”之一,花名叫做“珠泉涌碧”的。井底岩隙时有气泡上涌,像是一串串葡萄般,故名葡萄井。附近有酒厂,出产葡泉等牌子的曲酒,在当地算是名牌。


年年春夏之际,我们总要去葡萄井游玩。骑了单车,爬上望城坡,一路西去十余公里。井边,果农把樱桃盖了叶子、铺在筲箕上卖。吃着樱桃,一边向井里扔硬币,一边叫“葡萄、葡萄、起!”,真是快活极了。


然而我们毕竟还是远离了。


抱着樱桃回到家,我们都没有吃很多。第二天,很多都变黑了,变苦了,不能再吃。妈妈把剩下的放上糖煮,这样可以放得长久。我怀疑自己是否肯吃它——你愿意接受糖煮过的记忆吗?

乘机记(二)

下榻


大巴将我们送到市区的一间酒店。无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该“酒店”,用“下榻”这个词都是不恰当的。机场方面安排的免费住宿,要求自然不能太高。在一番抢门卡的混乱结束之后,大家都开始抢电梯;在一番抢电梯的混乱结束之后,各楼层走廊清静下来了。


我们的房间号是xxx。这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宾馆标间——两张床、一个写字桌(上面放了台电视,也许正要让人没法写字)、两张圈椅中间放着一个茶几。有意思的是,卫生间没有浴缸,给浴缸放水的龙头却和淋浴莲蓬头一并存在。在浴缸该在的位置,旁边用贴瓷砖的水泥砌起数厘米高的沿儿,和浴帘一上一下,挡住沐浴时溅出的水。当然,和大多数其他宾馆的房间一样,在洗脸台上也只能找到劣质的洗发水和沐浴液。你得忍着恶心才能将那些粘粘糊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往头上倒、往身上抹。牙刷就不用说了,它让我想起李冰开凿都江堰时用的工具。


洗漱完毕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我们取消了到楼下吃烧烤的计划,在房间里用了些鸡翅后,倒在床上睡着了。


早餐


听别人说起过,长沙牛肉粉有名。第二天8点,我们放弃了宾馆提供的早餐,打算到周围看看有没有牛肉粉吃。


长沙空气并不很好。从窗口望出去,天空一如广州般灰暗。宾馆似乎是地处长沙市区某中心地带,出门不久就看到了大型超市。超市自然没有正宗牛肉粉吃,所以继续走了一段。在路过至少三家饺子店两家包子铺和一家粤式早茶酒楼后,终于在一条小巷里面看到有牛肉粉卖。


那是一个拥有5、6张桌子的小店。分内外两进,外面烧着炉子算是厨房,里面供食客进餐。牛肉粉不如想象中那样好,和广东的牛腩粉相比,也算别具特色。更具特色的是,在离开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位身穿睡衣的小胡子男人,坐在靠门边的座位,一脸严肃地吃着面前那碗米粉。对他来说,似乎世界一切其他事物都不存在了。


候机


然后我们被大巴送到机场。看起来其他乘客都一副快崩溃的样子。


预计12点起飞的承诺,在12点钟变成了谎言。机组人员玩失踪,直到12点30分,才拖着他们的旅行箱来到机场。虽然此前机场为乘客提供了免费的午餐盒饭,但显然一盒饭一瓶水根本无法平息乘客的怒气。广之旅的游客,有10多位拒绝登机。


我们这些急于想回广州的人,只好在飞机上傻等着。又过了1个来小时,在和机场签了一个什么协议后,他们终于肯登机了。机舱里面一片掌声。


掌声很快变成了掌掴声。在原座位被占(这次没人有登机优先权了,即便有,他们也放弃了,不是吗)、且不被允许坐公务舱的情况下,后登机的乘客,和先登机的乘客,起了严重冲突。一时间舱内大乱。吵架的、打架的、劝架的,各色人等各逞其能。在乘客内讧时,我看到乘务员嘴角的一抹笑意。


回家


终于机长和公安来了。打架的其中一方,被迫道歉。飞机可以起飞了。


40分钟的回程没有特别事情发生,平安到达广州新机场。在往外走的路途上,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起飞前因打人而被要求道歉的那位,和他的女伴吵了起来。大概是女士不依不饶、男士息事宁人,双方意见不统一所致。飘到我耳朵边上的话,有两句相当激烈,大约是要导致分手的了。


机场显示屏上,仍然是一片红色,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这个五一,在外面跑的人,实在太辛苦了。


(下面的新闻摘自《南方都市报》,五一时航空交通之混乱,可见一斑)


20余航班延误 新机场临时关闭上千乘客露宿大厅




  前晚广州突降冰雹,受此影响白云机场临时关闭数小时,约20班次航班延误,两三千名乘客受到影响。机场方将部分乘客安排住进附近酒店,但由于延误面积过大,机场人手不够,至少有上千乘客滞留机场出发大厅过夜,一度得不到妥善安置。出发大厅登机柜台甚至连行李传送带上均躺满乘客。机场警方也加派人力,保障机场秩序。但由于滞留乘客太多,机场食物、毛毯等应急物资告急,部分乘客长时间未进水进食,部分乘客出现身体不适,但航空公司药品供应亦显不足。据了解,还有6个进港航班改降深圳等周边机场,乘客出行也受到影响。白云机场称,昨天已基本将受影响乘客送达目的地。某航空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说,这次事件暴露出机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酒店等服务设施不够。


  南方网讯  昨天(5月6日)凌晨3时,白云机场国内国际出发大厅内到处可见卧地或者卧座椅睡觉的乘客,里面有小孩、老人和孕妇。大厅内空调正常运行,温度较低,不少乘客成蜷缩状,身上没有毛毯遮盖。


  乘客占据了大厅内绝大部分座椅,有的躺在座椅上,有的靠在上面,显得比较疲惫。大厅内绝大部分地面是地板砖,只有几个角落是铺设了约40平方米的地毯。地毯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男女乘客,旁边的沙发已被大卸八块,几名乘客分别抢占一块,躺在上面打盹。一名以色列籍男子干脆从行李内拿出床单,铺在地板砖上,一头放上枕头,在此过夜。


  出发大厅内原先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和售票柜台内躺满了乘客,有的乘客钻在柜台下面睡觉,有乘客干脆躺在行李传送带上休息。大厅内散落了大量垃圾。此外还有上千旅客在大厅内徘徊,与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协商改签事宜。机场警方也加派人力,保障机场秩序。


  登机 兜兜转转飞机绕回原地


    昨天凌晨3时15分,乘客谢秋莹在大厅内推着婴儿手推车,里面坐着她一个半月大的儿子。由于手推车被大雨打湿,孩子屁股下面垫了布。谢秋莹的澳洲籍丈夫在旁边不断摇头。


  据谢秋莹讲述,他们乘坐的是广州到桂林的CA4382航班,原定前天21时20分起飞,可20时50分也没能登机,后来就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登机口便改到A26.21时30分左右他们终于上了飞机,在机场转了一圈,可一直没有起飞。他们在机舱里坐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不让下飞机,部分乘客感到机舱内非常热,只能拿书和报纸当扇子。直到23时,乘客们实在受不了了,他们强烈抗议,才得到允许下了飞机。谢秋莹指着潮湿的行李箱说,下飞机时,他们还需要坐摆渡车。当时下着大雨,行李和手推车全湿了,连托运的行李也淋湿了。


  乘客王先生称,他乘坐的广州至武汉的MU2476航班原定前天19时40分起飞,可直到20时20分才上飞机。可飞机并没有立刻起飞,一直拖到22时05分起飞,没想到25分钟后又飞回白云机场。乘机过程中,乘客没有水喝,下机领行李又等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行李全湿了,大家意见很大。


  据乘客王又美介绍,他乘坐的广州到太原的MU5254航班原定前天19时20分起飞,直到20时10分才登机,飞机在机场转了3个圈也没有起飞。他们在机舱内等了2个小时,直到22点多又下了飞机,回到了候机厅。


  住宿 一等再等最后没人搭理


    据乘客谷铁军介绍,他乘坐的广州至合肥的MU5226航班原定前天17时起飞,工作人员先称飞机晚点到18时,随后一变再变,最后航空公司安排部分旅客回市区住酒店。可到了23时23分,广播又播出通知,凌晨1点可以登机,原先前往宾馆的乘客又送回机场,最后还是没走成。


  广州至哈尔滨经停大连的CZ6362航班乘客张丽说,直到前天21时,飞机还不能起飞,航空公司先将部分乘客送到机场宾馆休息,可刚躺下一会,航空公司又说飞机11点起飞,他们急忙返回,到了机场又被告知还要再等等,就这样一直呆在候机厅,最后就没人理会了。


  广州至丽江的PA781航班乘客介绍,前天19时10分他们登了机,坐了2个小时又下来了。到了22时他们再次被安排登机,可刚上去,工作人员又要求他们下来。此时部分乘客就恼火了,不愿意下机,双方发生争执。


  改签 无人统筹乘客一头雾水


    在机场出发大厅,滞留乘客抱怨最多的就是,同一航班的乘客因无工作人员统一安排,乘客全分散开来,不知事后该找谁联系航班改签。


  昨天凌晨4点,老人阳远千背着1岁的外孙呆在大厅内一筹莫展,他所乘坐的是广州至万州的CA4336航班,原定前天18时40分起飞。阳伯第一次坐飞机,遇上航班取消事情不知如何处理,现场也无工作人员予以指引。有工作人员让他先去酒店,随后手机通知其改坐哪次航班。但他没有手机,不敢去酒店,生怕稍后赶不上飞机。


  广州至桂林的CA4382航班乘客庞社宇称,当时外面有两部中巴,工作人员让乘客赶紧去挤车,挤上去就可以住酒店。大家拼命往上冲,上了车工作人员又改口说酒店只有50个床位,部分乘客只能又下来。部分乘客情绪激动,堵住中巴不让开走。


  据广州飞往上海的U5316航班乘客汤静介绍,航班取消后,航空公司原先安排他们暂住在壹心酒店,后又改到陕西大厦,就来回变了好几次。乘客黄定阳说,中巴在途中边走边停,来回转,不知道要去哪里。


  昨天凌晨3时40分,有公交车开到出发大厅前,接送滞留乘客。3时47分,警察喊话,让取消航班的乘客去出发大厅门外坐大巴住酒店。可乘客们不知道该坐哪台车,也不知道去哪个酒店,也不清楚随后如何回到机场。


  白云机场有关负责人解释,由于滞留人数太多,可能有部分乘客没有安排到住酒店。同时人手不够,所以不可能每个航班都有服务人员陪同。一个航班延误后,人员没有进行统一安排,只是安排旅客在候机楼自由活动,通过机场广播来组织。


  食物 商店关门物品一早派完


    昨天凌晨3时40分,不少乘客排在改签机票柜台,嘶哑地与工作人员交流。广州至海口的HU7094航班乘客、62岁的张老人喉咙沙哑,“一夜没水喝”。乘客龙女士抱着1岁的女儿,乞求航空公司找点奶粉给孩子吃,并给瓶水,可对方声称没有准备,最后只给了一罐八宝粥。一名9岁小孩告诉记者“很饿”,他前天17时出门到现在,快10个小时都没有吃东西。他们找机场工作人员,对方要求找航空公司,可航空公司又说饼干和水发完了。乘客想在机场购物,可商场已经关门。


  乘客杨坪两家六口躺在地毯上睡觉。据其介绍,他们来珠海旅游,从广州坐3U8748航班返回重庆。航班取消之后,航空公司一直没有安置措施,他们只能拆下沙发睡觉。两个孩子觉得很冷,他们好不容易向航空公司要到2床毛毯,当时看到一名孕妇,就送给对方一床。杨坪抱怨,候机大厅内铺了很多地毯,机场方不应该将乘客赶出来,应该安排乘客在里面地面上睡觉。


  记者在现场询问多家航空公司是否有食品、水、毛毯提供时,对方称已经发完,有工作人员坦言“准备不足”。


  医疗 药品奇缺急救速度太慢


    昨天凌晨3时,75岁的陈月美站起来感觉头晕,看不清东西,老伴让妻子躺在座椅上。3时24分,两名民航医生给老人检查身体。不少露宿大厅的乘客出现喉咙痛,有的甚至发烧,向航空公司找药品,对方答复没有准备(药品)。


  凌晨4时30分,乘客何女士光着脚,抱着1岁儿子,流着眼泪给儿子喂牛奶。“孩子发烧了”。何母亲哭着说,她搭乘广州至海口的MU5205航班原定前天19时45分起飞,为了赶飞机,孩子从下午4点就一直没吃东西。她听见孩子饿得直哭,心都碎了,她向航空公司找奶粉,可对方拒绝了。她无奈抱着孩子在大厅里跑,好不容易找到一名带孩子的好心乘客,对方提供了一点奶粉,她急忙给孩子充饥。现在孩子又发烧了,也没有地方可以给孩子看病。记者随后将此情况反映给海航工作人员李某。李某打了3次电话才催促有关部门找到医生,直到15分钟后医生才赶到现场,给孩子进行检查。


  在等待过程中,有乘客要求工作人员拨打120,对方说,机场附近没有大医院,花都区也没有纳入广州120,120中心只能派市区医院的救护车,那样速度则更慢。对于如此急救速度,现场乘客感觉非常气愤,“这种急救速度,如果有人心脏病突发,早就被耽搁了。”


  34岁的乘客赖发南说,她刚做完甲状腺手术,原定乘坐前天18时40分起飞的广州至万州的CA4336航班,可航班取消又没有地方住,她担心着凉引发发炎,为此找到航空公司要求给予照顾,可对方没有提供帮助。


  相关新闻:


    大风暴雨冰雹袭粤


    前晚至昨日凌晨全省51市县先后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据新华社广州5月6日电,5日晚上到6日早晨,广东省大部分市县先后遭受强雷暴袭击,并出现大范围暴雨、局部大暴雨和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据广东省气象站网的监测,广东全省有24个市县出现了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暴雨,其中佛冈、怀集、从化、广宁、龙门、揭西6个市县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佛冈测得全省最大降水量152.6毫米。


  另外,全省有83个市县(区)先后出现了8级以上的短时雷雨大风。广宁、从化、连州还下起了冰雹,其中广宁测得最大冰雹直径达50毫米。


  从5日深夜开始,雷雨大风袭击广州,倾盆大雨持续了3个小时。广州市各区市出现了局部短时雷雨大风,广州从化市下了大暴雨和冰雹,白云和花都区出现了暴雨和局部冰雹天气,广州市区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广州市区多处积水。


  据广东省气象台介绍,5日至6日早晨,广东全省有51个市县先后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其中广州市气象台于5日23时20分至6日2时20分发布了黄色暴雨预警信号。


  气象专家介绍说,广东近来气温升高较快,气压下降,湿度较大,加上高空槽逼近和弱冷空气南下共同影响,是造成这次大范围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


  航班改降海口学生错过考试


  前晚白云机场临时关闭,导致进港航班延误,有航班改降在其它机场或者推迟起飞。本报接到读者报料,有6个航班改降在南昌、汕头、深圳、桂林、海口、长沙等机场。


  “飞机延误使儿子错失初中入学考试。”读者黄小姐来电称,6日是儿子参加报考广州二中入学考试日子。她带着儿子原定乘坐5日20时20分从洛阳飞往广州的HU7230航班,由于天气原因直到23时才起飞。飞机快到广州降落时,由于天气原因到6日凌晨2时改降在海口机场。黄小姐说,飞机降落后,她马上向航空公司反映情况,由于海口机场滞留旅客也很多,非常混乱,儿子没能立即返回广州。直到6日下午才返回广州,此时入学考试已经错过了。


  劳先生来电称,他们一家六口人前日乘坐从北京飞往广州的CZ323次航班,原定16时05分起飞,乘客在飞机上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起飞。20时30分左右飞机在长沙上空时,乘务人员通知气候原因要在长沙降落。飞机起降后,乘客要求下飞机休息,但遭空姐拒绝,说“可能随时起飞”。22时10分左右,飞机重新起飞,23时30分左右,因为广州突发雷雨,飞机降落到汕头。当时飞机上已经没有任何食物,乘客们要求下飞机到宾馆休息,但遭到拒绝。凌晨1时许,乘客们实在受不了,强行下了飞机,但是不能进入机场大厅,只能站在停机坪上,直到昨日凌晨2时许航空公司才宣布取消航班。


  张先生乘坐由青岛飞往广州的SC4873次航班,原定5日15时55分起飞。飞机延误55分钟后起飞,18时1 8分到临沂机场带客。重新起飞后,20点20分因为航空管制改降到南昌机场,随后航班被取消。6日12时40分飞机抵达广州,包括张先生在内的34名乘客坚持不肯下机,认为航空公司善后工作没有处理好,要求赔偿。最后34名乘客每人获得航空公司颁发的一红一黄两封致歉信。张先生说,航空公司答应红色的致歉信可领300元赔偿,黄色的致歉信则可领200元赔偿。昨天记者致电航空公司,对能否凭致歉信领到赔偿金,对方没有明确表态。


  机场回应:


  延误面大机场人手不够用


  据白云机场有关负责人介绍,5日晚由于突降冰雹,白云机场临时关闭数小时。经统计,5日在白云机场延误的飞机总共约有20多班次,共有两三千人次受影响延误,昨天一天已经基本将受影响乘客送达目的地。


  该负责人称航班延误后,对于短线乘客,延误时间比较短的,安排在候机大楼休息。据其解释,对于延误时间达四五个小时以上的乘客,机场已安排他们在机场附近酒店休息。机场当晚也增加了工作人员,通宵加班,以应付紧急情况。但由于延误面积较大,人手不够,安排起来有困难,难免有一定的疏忽,所以有部分乘客没有安排到酒店入住。


  至于出发大厅为何有那么多旅客,该名负责人解释,主要是由于部分旅客敌对情绪严重,不服从机场的安排,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不愿意离开出发大厅,只想尽快登上飞机离开。


  有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航班取消发生后,他们也随即寻找酒店,设法安排乘客入住。可当值五一长假,酒店入住率高,面对几千名客流,在距离机场较近地点,一时难以找到足够的酒店。该名工作人员说,这次事件也暴露出机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酒店等服务设施不够。对于大批乘客滞留,有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认为乘客也应负一定责任。航班延误后,部分乘客态度蛮横,甚至威胁工作人员安全,给疏散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其认为,现在不少乘客一见这样的情况就要求索赔,并错误地认为闹大事情就可以获得赔偿。


  记者观察:


    酒店太远赶机乘客不愿住


  新机场启用不到一年,机场周边设施缺乏,没有星级酒店、大型医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前晚滞留旅客安排的酒店大多在旧机场附近,需要经行机场高速,单程时间在30分钟左右,有些单程则需约1个小时。根据通常做法,航空公司需给延误4个小时以上的乘客安排酒店休息。当晚不少旅客直到凌晨4时才安排食宿,上午7时左右又要赶飞机,他们认为往返时间太长,宁愿呆在出发大厅内不走。


  目前新白云机场的机场宾馆仍在建设中,周边酒店较多的地点除老市区以外,还有花都区新华镇,但在当晚疏散行动中,记者没有看见有大批旅客被安排到花都酒店入住。


  某航空公司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由于新机场配套设施不完善,而老机场周边相对成熟,有很多宾馆、机场医院等配套设施,目前各航空公司仍然在使用以往的配套设施,没有根据地理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民航专家董念清介绍,一般情况下,机场和航空公司都会设定一定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劫机、大规模乘客滞留等等。在设计范围内,应急机制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但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将难以奏效。


  董念清说,他对白云机场情况不是很了解,当天出现大批乘客滞留的情况,他估计这个数量已经超出了预定应急预案的承受范围。董念清认为,应急预案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不断更新,符合机场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应急预案才科学、合理、有效。他表示,目前他个人不清楚白云机场应急预案的内容,不便就现行的应急机制是否科学发表意见。


  董念清同时表示,灾害天气造成航班延误,根据现行法规,航空公司只是协助安排旅客的食宿,并非义务,所以此项工作需要旅客配合。董念清说,这种延误航空公司也没有赔偿责任。

乘机记(一)

飞机是世界上现有民用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一种。自莱特兄弟发明这种飞行器以来,它的速度一直在提升。虽然大多数人与超音速的协和客机无缘,不过乘坐喷气式飞机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已经是家常便饭一般的普通事了。


从昆明到广州的航程,大约需花费两个小时。如果晚上八点半从昆明起飞,则到达广州的时间应该是十点半左右。然而有时候这种计算方法却失之死板,没有将许多因素预料在内——当然我不是指外星人或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前数日我就经历了这么一次被严重拉长的航程:从昆明到广州,整整花了二十个小时。是的,二十个小时,比坐火车只节省了六个小时。


这样的旅程自然是不太愉快的,然而也并非一无所获。人生当中遇到的非常规事件实在有限,即便是最不愉快的遭遇,也有体验和记录的乐趣在里面。所以我把这件事记下来,博看官一笑,也为自己的记忆留一个备份罢。


离港


2005年5月5日下午20时,昆明机场11号候机厅。


我们打算乘坐的,是南方航空CZ3490次航班。这趟飞机从广州飞来,搭客后飞回广州。从安检口进入候机厅的过程中,一路都听见航班延误的广播。黄金周是航空公司的利润高峰期,也是旅游城市机场的负荷高峰期。这种时候,航班延误再正常不过了。我们一路走着,心里似乎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然,刚坐下来,就听见机场广播说:因为天气原因,飞机不能从广州起飞,到达昆明时间未定,所以从昆明起飞的时间也不定。综合新闻和朋友的消息,原来广州正下冰雹呢。


同一候机厅里面,有两个旅游团,他们将搭乘另外一班飞机回广州。这帮家伙,四天内被带着去了许多地方,当天早上还赶往石林游览。他们的航班应该下午四点起飞,一直延误到现在都没有确切的消息。据说机场方面供应了免费的晚餐。


等到九点,旅游团开始登机。随后我们得知,CZ3490已经从广州起飞,预计十一点到达昆明。这样,凌晨两点可以回到广州罢,我们猜想。


忽然有另外的消息传来,说是两个航班合并了,我们可以坐旅游团那班机。不公平的是,他们已经好整以暇登机完毕,3490的乘客,只能拣没人的空位坐。坐飞机需要抢位,倒是比较少见的情形。我们只有两个包和一个塑料袋,闸门一开,敏就背着背包一马当先杀进去了。我提着旅行包和塑料袋,跟着人流走。上去一看,她居然占据了公务舱最前排的两个位置。原来旅游团是按登记牌对号入座,而很多其他乘客,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可以坐公务舱,所以我们拣了便宜。这是我第二次坐公务舱,但一次也没有享受过公务舱的服务,因为两次都是遇到特殊情况,并非买了公务舱的昂贵机票。


公务舱座位宽敞,非常舒服;但飞机却总在气流中颠簸,叫人头晕和犯恶心。供应的饮料和餐食都较为差劲。记得我曾在一首诗中写到:“铁线面条/勒杀所有飞行梦想”,是描写坚硬如铁线的机上面条餐。这次吃的鱼肉饭,如果真的吃完,再颠上一颠,恐怕就会“吐杀所有飞行梦想”了。沈宏非先生笔下那只“三万英尺以上的烤鸭”,至今我仍然无缘得见。想来,在被气流抛来抛去的机舱里面,任何美味都会失去它吸引人的魅力吧?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十一点四十五分,广播通知将在一刻钟后降落到广州机场。可以回家了,真好。


备降


很快说法就变了。广州机场天气恶劣不能降落,飞机将备降长沙机场。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不管功过论定与否,已然盖棺的毛氏,至少可以算一个伟大的诗人。所谓“诗言志”,可不是闹着玩的。年少时一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实在已经预示那个人将来的成就。我们匆匆而来,想要在桔子洲头留影已不大可能,遑论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了。长沙,湖南省会;曾经是中国国民革命的重要战场;传言民风骠悍之地;以综艺娱乐节目开当代中国电视新潮流之先的地方;“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文化之地……一个五味杂陈的城市,一个令人激动、同时也令人恐惧的城市。从来没有设想过,会是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情况底下来到这个城市。


飞机停下了。广播让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到候机厅等候通知。


长沙黄花机场的10号候机厅,有专门的茶水间,而且是烧锅炉的、类似火车上那种热水供应。敏去打水,顺便去了机场商店。她说,问及几点关门时,员工用无奈的眼神看着她,说,你们走了我们就下班。想起昆明机场九点半关门的咖啡厅,这里的服务似乎更好一些。我们买了当地特产酱鸭脖、鸭掌和鸭翅,味道不错。在候机厅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消夜,真是一生中难得的饮食经验。


在我们逍遥地享受着长沙特产时,候机厅值班柜台已经乱成一团。旅游团的导游,在众人簇拥之下,提出了两个要求:1、检查机组人员健康状况,看是否还能够继续飞行;2、向老人和小孩提供毛毯。前一个要求的结果,是很快有一位白大褂进了飞机,不知结果如何。至于要求二,没有看到具体结果。根据看热闹的人的说法,机场认为,提供座椅和热水,已经是足够的服务,更多的东西是乘客无权要求的。


柜台前的人越来越多,吵闹声也越来越大。有人在照相,有人在用DV记录全过程……突然有消息传来:航班取消,将安排乘客入住长沙的酒店,第二天中午12点再行飞往广州。

在DoNews五周年聚会上的讲话

新浪和搜狐做了现场图文直播,遗憾的是很多地方记录有误。根据回忆将我的讲话照录如下:








我18岁离开故乡云南,28岁离开第二故乡广州,我不知道如果离开北京,会不会把北京当作第三故乡。但无论人在何方,DoNews将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我想在座的很多朋友也会有同感。DoNews五岁了,它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今天的聚会应该是DoNews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成熟了,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要创造更大的价值。能够恭逢其盛和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感到非常荣幸。互联网是咱们的互联网,是在座和不在座的所有朋友的互联网,咱们的互联网,咱们说了算。谢谢。

记忆不一定准确。如有错误,文责自负。:)
 

故乡

我们在昭通的房子卖掉了。


那所三室两厅的房子,严格地说是一座五层楼房中的一个单元,几乎是我和故乡的唯一联系。母亲和妹妹住在昆明;那么多的亲戚,对我来说也不是close contacts。故乡就这样离开了,从记忆里面逐渐把自己抹去,只剩下陵园里一座坟茔,父亲在此长眠。


昭通不是我的祖籍。从父系上说,祖籍是在云南弥勒;从母系上则有些难以说清——外曾祖父是云南路南人,外曾祖母则世代居于四川宜宾。父亲和母亲其实都是昭通的异乡人,婚姻让他们连到一起,死亡使他们分开。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似乎并未特别幸福过,如同千万个其他中国家庭一样,充满了隐忍和冲突。在中国西南部,在云南东北部,一个四口之家曾经存在过。多年后的今天,母亲和妹妹还和一众亲戚保持正常的联系和来往。而我,从故乡跑到广东,又从广东跑到北京,恐怕已经成为人们偶尔说起的一个故事了。


故乡也慢慢成为我向人们说起的一个故事。


我不知该如何形容我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它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在交通史上曾占据“咽锁西南”的重要地位。一条要道从秦汉延伸到民国时期,号称“小昆明”的昭通城,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走得忘记了自己。故乡衰落了,只有卷烟厂的机器还在维持它苟延残喘的生命。这片寂寞的土地,养育过“云南王”龙云、奴隶将军罗炳辉、国学大师姜亮夫的土地,如今贫瘠如斯。昭籍作家夏天敏获得鲁迅文学奖后,评论家称“当地存在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群”。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就是描写农民的贫穷与苦难。农民的贫穷与苦难,我从小即已常常目睹。城市里的愤青们,无论多么慷慨激昂得口沫横飞,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只有亲眼见到破烂土胚房里啃土豆(甚至连土豆也不够吃)农民的人,才算是真正知道什么是农民的苦难。当然农民的苦难远远不止于此。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盘河乡一个两山之间的村落,在瞬间被泥石流淹没,全村人只剩下一个半夜上山找羊的小孩。一百七十人,就这样消失了。我相信释迦牟尼因见人生老病死而出家的故事是真实的,尽管我无佛缘,但也从故乡和故乡人的命运流转中悟得一些道理。


离开故乡,居然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我想没有多少人会清醒地意识到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是多么奇特的经历。命里注定我的第二故乡是广州,命里也注定我的第三故乡不会是北京。比起广州,北京的气候更接近故乡;也许是近乡情怯吧,反而想避开它。偶尔拿起报纸,字里行间的“昭通”二字时时跳出来,教我不得不回忆起在故乡的日子。然而我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称之为“昭通人”——甚至连乡音都已不能咬准。人失去故乡,应该是从失去乡音开始的吧?如果我有孩子,他/她将是一个没有家乡话的人,这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


故乡确已不见了,它只冷漠地存在于地图上。经度与纬度将它困住,无论地球怎样自转或公转,都不能制造足够的离心力,把它甩向恍若苟活于外星的我。如今还有那么一些认识的人留在那儿。他们娶妻生子,他们生老病死,他们说着我的故事,他们也是我故事的一部分。故事也老了,零碎了,模糊了,忘记了。只有陵园里孤独的一座坟茔,埋下很多很多东西。


自从十八岁离开故乡,我就没有真正回去过。故乡曾经拥有一个少年十八岁的成长,我也曾拥有故乡十八年的熏陶。走在从静安庄到东直门的路上,路边的树如故乡一般亲切和沉默。冬天,树叶落尽时,树和故乡一样直白。这个时候,我会摸一摸树干,然后,继续赶路。

还是无题

只能在下午闲坐
清晨已经错过
夜晚托付给失眠


红酒来自异国
冰咖餐后上
看见马铃声响
摩卡是普洱的味道


云之南
一路茶香
苦涩与甘甜
马帮渐渐走远


家乡渐渐走远
乡愁渐消散
人渐消瘦
人渐远


只能闲坐在下午
听红灯与车对歌

想起一个叫邱大立的人来(四)

(按:距离写第三部分的时间,已经旬月有多了。常常想继续这个系列,然而每次都废然而止。那些岁月的流影,真该被写在水上吗?是的,这对于我来说是重要的。因为,我发现,破碎是记忆的特性,物是人非多年之后,再也无法去享受整段回忆的美妙。记录罢,让这些记录代替我的记忆。可能有一天,我不再记得你们,至少,我曾记得过。)


      其实我基本上是一个彻头彻尾没心没肺的家伙。邱大立留下的《声音》,于我,恐怕只是一本“有意思”的东西,而并不代表其它什么。那天晚上,如往常一般,是以烂醉如泥、翻墙回宿舍来结束的。酒有醉人的美德,它让浑噩的人清醒。宿醉之后的欲裂头疼,让我可以冷静地想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所以,第二天躺在床上,我做了一个古怪的决定:邱大立这朋友,我得交。


      有长头发的邱大立并不摇滚,这我已经提到过。那年蹲在广外饭堂门前卖打口CD的邱大立,全面显示了他为人温和的一面(他性格中有暴烈尖锐如其文风的一面吗?)。于是我轻易地坐到他旁边,和他一起练起摊来了。实际上我已经完全记不得在人来人往的饭堂门口,我们曾经谈过什么——抑或我们根本没有讲过一句话。留在我脑海中的,似乎只有这么一幕:我和他轮流去打饭,留一个人守着那不成其为摊子的摊子。


      跟着就到了周末。邱大立和我坐在宿舍门外的走廊上晒太阳。那是一幢高龄的楼房,那时官方的名称叫做“7栋”,这个叫法在民间得到一致认可。我的宿舍号是409,四楼,九号。一个房间住九个人,其中有些是兄弟,有些不是。走廊横在门口,对面是另外一幢宿舍楼。出门向右走几步是楼梯口和卫生间;向左多走几步,也是楼梯口和卫生间。走廊只有一米多宽,椅子背对宿舍,离开墙壁一段距离。面朝外坐下,往后一靠,正好可以把脚搁到走廊的栏杆上。我们就这样坐在阳光照得到的走廊上,从一点坐到三点。我仍然记不起谈过些什么,或许当初压根也没有认真去听吧。那个下午是让人怀念的。


      我和他到邮局寄了一些《声音》到各地,然后来到陈田村中。邱大立的寓所是极宽敞的一间。也许有桌子,也许没有。屋子里铺了张凉席,是他简陋的床。床头放着一摞《音乐天堂》。《音乐天堂》是当年流行于广州各大学的一本有声音乐杂志,以欧美、日本流行歌为主的。邱大立告诉我,他刚辞去这家杂志的编辑职位,目前靠卖CD为生。他的经历非常奇特,也令人钦佩:曾经在家乡安徽当过纺织工人,因为喜欢音乐,便外出流浪,到处与歌手、乐队会面。之后就来到广州,在《音乐天堂》做编辑。他卖的打口CD,每一张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样,既有钱吃饭,还可以听到大量的歌——我的天,这哥们太黑暗了。


(待续)

曾有那样一个少年

曾与人认真探讨《资本论》版本问题的少年;

曾迷信五柳仙宗的少年;

曾写了那些自己以为是诗、却一定不是诗的少年;

曾相信傲骨擎天的少年;

曾将军挎挂在脖子上、垂在胸前的少年;

曾在骑单车时两只膝盖极力往外张开的少年;

曾蹲在路边沿坎上喝“蓝带”的少年;

曾横穿半城去找朋友聊《大世纪》的少年;

曾攒过数不清多少张花花绿绿电影票、以期下次可以混进影院的少年;

曾在球场上跑得弯腰喘气的少年;

曾梦想有一天声音会变得“有磁性”的少年;

曾聚众啸饮于白菜锅贴摊、炭火烧烤档的少年;

曾以为看清楚所有人的少年;

曾被一些事情伤害的少年;

曾经快乐的少年,忧郁了;

曾经忧郁的少年,快乐了;

曾经孤高的少年,麻醉了;

曾经麻醉的少年,醒来了;

你说那少年是我,我承认。我说那少年是你,你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