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方便面

适逢日清发明60 方便面周年,专门买了纪念版来吃。据说纪念版采用最早配方,吃起来平平无奇,但当年却风头一时无两,也创造出一个本不存在的市场。

说起来,日清的创办人安藤百福,不但出生在台湾,而且父母都是本地人,姓吴。吴百福在台湾长到23岁,才去大阪开了一间服装公司。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吴百福选择留在日本,取了个“安藤”的姓,但迟至1966年才真正入籍。后来因为逃税入狱,公司破产。出狱后,创办生产盐的日清公司。

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满目疮痍、资源匮乏。安藤百福认为,这种状况一定有转机,遂埋头研发,于1958年推出第一代鸡味方便面。这包面,当时售价35日元,六倍于食肆中售卖的乌冬面。几十年后,一袋方便面不过一碗乌冬面的几分之一价格。所以说眼界决定命运,安藤百福对未来的远见,造就了日清方便面帝国。

日清推出方便面后10年,香港永南公司仿制出公仔面,因为售价较低,口味本地,令日清的“出前一丁”面地位尴尬。又过了20年,日清终于下定决定收购永南,两家并作一家,才结束了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

公仔面大行其道,与香港节奏紧张、市井味十足的特点有极大关系。又要快,又要卫生,又要显得有那么一点品质,这些都是方便面能够满足的,以至于不但茶餐厅公然将方便面列入菜单,居家饱肚也常常拿方便面来顶数。在许多香港影视剧中,都有煮面吃的场景。印象最深是《再见阿郎》中,刘青云饰演角色吃面的镜头。江湖夜雨,一锅即食面,打个鸡蛋煎条肠,是对流落者最大的安慰。

细究起来,中国恐怕才是方便面的真正发源地。源自中原的“伊府面”,将鸡蛋面煮熟盘起油炸,可耐储存。但这个东西已经早已不在小吃范畴,广东人摆酒席,一道“龙虾伊面”,中西合璧,俨然将其当作了意面的中式替代品。

前阵子林聪先生在微博聊虾子面,一时导致有关厂商内地业务量暴增。说是暴增,其实也有“以前卖得不怎么样”的意思在内。虾子面,乃是用高汤、虾籽等揉入面中,干制而成。久储不坏,吃时以少量清水煮熟,面中鲜美味道自然渗出,变作高汤。相比伊面,更加符合方便面的定义,也比现代方便面更加原汁原味。可惜我对虾籽一向没有兴趣,嫌其太腥,还是老老实实煮一袋公仔面算数。

到有追求的食家身上,任何方便食品都会变得不方便。深夜谈吃曾请一位香港厨师朋友拍摄视频,一袋方便面,玩出三种做法。几十万播放量,证明了人民群众对花式吃方便面的热爱。

前几天在超市看到专门干食的方便碎面,想起好多年前坐火车,几十个小时,吃不起盒饭,干啃华丰面的情形。看起来潮流这种东西,也是轮流转的吧。

(首发于我创办的微信公众号“深夜谈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