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的一个下午,从广州去深圳。过了梧桐山隧道没多远,远远看见长得像高速收费站的一排钢筋水泥。近了些,看见通道门楼上不同的字样:深圳车牌;外地车牌(大致如此,或者是“B牌”;“外地车牌”)。一恍惚间,已跟前车开近写着“B牌”的门楼。大惊,急忙向左打死方向盘,硬插进旁边的车龙。
堪堪过得门楼,才发现这是一排荒废的建筑,既不收费,亦无检查,所谓“B牌”限制,其实也无人遵守。恍然——这就是当年的二线关啊!
08年第一次去深圳,带个越南农业考察团。当时我身份证丢失在广州火车站,借了朋友的身份证和边防证,蒙混过关。武警上车检查时,内心紧张,却还要装作坦然。之后,每次去深圳或珠海,都要托公安部门的朋友帮忙办个边防证,不然就得到二线关口,花几十块钱找人“带过去”。二线关,其实是二线关后面那点封闭体制,把中国其他部分和深圳隔开了。
关于撤关的话题,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害怕治安恶化。我看到这样的说法,第一反应就是“深圳治安原本很好吗?”。二线关或其他什么关,从来、也永远挡不住“坏人”。二线关或其他什么关,唯一作用就是让官僚更官僚、让民众更麻烦。
实施“关口即可当场办通行证”及“只收取工本费两元”的措施后,我再也没有被查过边防证。深圳二线关目前已形同虚设。虽然无人值守、无人检查,但似乎并未公布撤销的正式消息。
后视镜里再看了一眼二线关,脚下给了个“地板油”,关口远远落了在车后。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GPS,前方,还有多少什么、什么、什么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