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人谷龙门阵之twitter.com

开篇

去年8月21日,我去techweb和大度咨询合办的“IT龙门阵”参加了一次关于类twitter应用的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讲了一些关于twitter.com创始和发展的故事,没想到颇受欢迎。大家非要板着面孔来讨论“类twitter应用在中国有没有发展空间”,实在无趣,倒不如放下架子听听花絮来得轻松而有借鉴意义——须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花絮里面自有精彩呢。

在活动结束、打车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没准可以按这个套路,写一系列IT界创新项目的故事,总的名称不妨叫做“e人谷”,取“恶人谷”的谐音,又表示与“电子世界”相关。我这人向来有虎头蛇尾的毛病,这事光想了一想就放下了。今年做完《梦断代码(Dreaming in Code)》中文版,有次跟和菜头聊天,他说,《梦断代码》这样的书太专业化,应该写点通俗的东西,又牵起我写“e人谷”系列的念头。

这个系列看似轻松,实则不太好写。我讲twitter那次,花了大量时间查资料,甚至打电话到美国去证实一些细节。真要下笔写一系列故事,这个功夫就费大了。想想还是不敢太过托大,还是先把上次讲的内容重新整理一下,先写一篇twitter.com龙门阵吧。是为开篇。

e人谷龙门阵之twitter.com

2007年以来,一句问话响彻互联网:What are you doing?这句话就是twitter.com的口号。Twitter这个英文词的意思,就是像鸟叫一样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至少在这一年里面,外间说这个词的也是没完没了。来自Technorati的数据表明,从2007年二月开始,twitter这个词就陡然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每天都有几百上千篇Blog文章提到它。

任何一个热门词(buzzword),都有其突然蹿红的缘由。Twitter之所以成为众人口中喋喋不休的话题,是因为有个网站采用了它作为域名,那个网站就是twitter.com。2007年初以来,该网站流量暴涨、排名急升,克隆者众。在中国就有饭否、做啥、忙否、叽歪等许多追随者。

Twitter.com的服务说来极其简单,就是让你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发布一条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短讯息,从而让关注你的人了解你的动态。如此简单的服务,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到底为什么?互联网上人才辈出,创业者无数,但出类拔萃、打出一片天地的却是凤毛麟角。这主意又是哪位天才想出来、哪位高手做出来的呢?

当我开始关注twitter.com时,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去查找它的创始人。看看人家是何方神圣。这一查,倒查出个名堂来了。有趣的是,四个创始人中,为什么CEO Jack Dorsey排在第二位呢?外国人虽然不如中国人这么喜欢排名,但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原来,排第一位的这位Evan Williams,才是公司的大老板。这名字听来耳熟,他是何许人也?

这位Evan Williams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blogger.com的创始人之一。经营blogger.com的公司叫做Pyra Labs。在Pyra Labs之前,Evan Williams还在家乡做过另外一家公司,之后又为O’Reilly、Intel、HP工作过。Pyra Labs的本业是做PIM和项目管理工具,blogger.com可以说是成功的副产品。Blogger.com不是第一个提供blog托管服务的网站,但却是最有名的一个,因为它在2003年被Google重金收购了。说起来,Google收购的好多公司都没什么特别大的发展,blogger.com也算其中一个。

2002年,Evan还在为Blogger.com的未来苦苦奋斗。他有时会坐在旧金山Noe Valley自家屋后用笔记本工作。住在对过的一个年轻人偶尔路过,总会大声打招呼,问“哥们,最近怎样?”Evan也不以为忤,反而有这样友好的邻居而高兴。

又过了一段时间,Fortune杂志上登出一篇关于Evan的文章。Evan一看,总觉得上面的相片是在附近拍的。越看越不对,琢磨半天明白了,就是从那邻居的阳台拍的。这位“友好的”邻居不但未经允许拍了Evan的相片,居然还跑过来自我介绍,而Evan也和他相谈甚欢。这位莽撞的年轻人就是twitter.com的另一创始人Noah Glass。

Noah找到Evan,说自己有个好主意——让用户打电话到一个号码,录音,然后自动发布到自己的Blog上。Evan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两人合作做了AudioBlogger.com,向blogger.com的用户提供语音Blog服务。这个功能虽然好,可一直没有火起来。

这事让Evan很苦恼,经常和朋友讨论怎么办。有一回,他跟同事Biz Stone一起开车回家,路上讨论说,用户不怎么喜欢在blogger.com上听语音post,但却花钱去下载网上的东西、放到iPod里面。Biz提出,何不做一个网站,让用户同步有意思的语音到iPod里面。其实这概念就是后来风行的podcasting(播客)目录服务。

他们俩找到Noah一说,原来Noah早有此意。三人一拍即合,创立了Odeo.com。不过twitter.com能够推出,还要靠另一位高手出马。这位高手叫做Jack Dorsey,也就是twitter.com公司的现任CEO了。

Jack Dorsey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出生和长大。14岁的时候,他突然迷上了自行车送信员路线安排问题。路线安排问题有点像拓扑学里面的“推销员问题”,但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举例来说,出租车公司调度的士接乘客,如何能最省时间和其他成本,就是一种路线安排问题。其实圣路易斯市根本就没有自行车送信员,不过他还是一心一意写了个开源软件来安排路线调度。结果就是到现在还有很多出租车公司用他的软件做车辆调度。

这个爱好让他对最短路径问题非常着迷。一切都要最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也要最短。在Odeo工作的时候,他想到一个让人与人之间能缩短沟通距离的点子——让别人知道我现在的状态,但又不用非到blog上写篇文章不可。大伙一合计,嗯,用手机短信做这个最合适。

Jack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写出程序原型。联系运营商获得短信特服号的时间都比这长得多。当时的功能很简单,就是可以用手机发布一条短消息,然后你的朋友能收到通知。

这套短信状态通知系统很快在Odeo内部流行起来。不过这只是Odeo的副产品,Jack也没打算很快发布出去。可是这时有个著名的blogger来捣乱,在自己的blog上爆料,说Odeo的人在搞一个叫做twitter的地下项目,逼得Odeo只好向公众推出。

Odeo的人都是技术高手,自然也有点old-school的奇客风范。他们最初给这个服务申请的域名是twttr.com,除了后缀外,一个元音都没有。还好互联网上不分大小写,否则这帮仁兄多半会把它写作tWttR之类。没有元音i和e的域名twttr,酷是够酷,可惜不便传播推广,还是叫twitter比较靠谱。眼看有外人来访问,只好花钱在这两个元音上,从别人手里把twitter.com域名买下来了。

Twitter.com初入市场,并未造成很大的反响,毕竟它仍然不是Odeo公司主推的产品。2007年3月,twitter.com获得一个机会,陡然成为互联网的宠儿。

每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都举办全美最大的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西南偏南”。这个音乐节后来又增加了电影和互动的颁奖环节。在2007年3月的音乐节上,好些人用twitter.com发布现场信息,旁边的人也跟着用,结果twitter获得了当年的互动大奖,一下子火了起来。

Twitter团队用极具twitter风格的句子发表了获奖致辞:We’d like to thank you in 140 characters or less. And we just did!,中文意思是:我们想在140个字符内表示感谢。我们做到了!140个字符,正是用户在twitter上的每次发布信息长度限制。

实际上twitter.com是一个匆忙推出的服务,直至在SS音乐节上火爆之时,它仍不具备面向大量用户开展服务的条件——毕竟它只是Jack Dorsey花两个星期业余时间做的。因此,技术团队不断地优化程序及配置架构,在优化上投入的资源,要远远大于在开发新功能上投入的资源。到去年8月份,twitter.com已经能承受10000次以上的连接,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而twitter.com也获得资本青睐,从Odeo公司剥离出来,成立了独立公司。

Twitter为什么成功?在我看来,就是它直指人心的这句口号:What are you doing?我们都想告诉别人自己在干什么,也都想看看别人在干什么。表达与窥视,是人类的本能所在。Twitter的可贵之处在于,坚守了这个口号,没有胡乱往上加功能。至于什么micro-blogging,都是别人给扣的帽子,对于Jack Dorsey们,只有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句话而已。

对于twitter的克隆者们,有几个障碍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是盲目的模仿。我看过几个克隆网站,做得很像twitter。Twitter没有搜索框,他们也没有,惟妙惟肖,或许在克隆别人的时候,还真费了一番心思琢磨到底为什么人家不放搜索框呢。其实twitter.com不放搜索框的原因很简单。页面上原来是有搜索框的,因为负荷太大,只好撤下来了。所以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障碍,就是技术瓶颈。Twitter长期只有3名开发人员,但他们对高负荷网站的研究非常到位。看起来简单的互联网服务,背后不一定那么简单。

最大的障碍,是心障,内心的障碍,徒得其型,不得其魂。去年在IT龙门阵上和几位“中国twitter”的创始人聊天,当时他们都没考虑到未来能怎么挣钱。到今年,至少我已经看到叽歪网在商务会展应用之路上取得了可贵的进步。抄没问题,只要你抄出自己的特色,结合中国互联网的特点,走出自己的路来,我敬佩这样的抄袭。希望中国互联网多一点创新,少一点浮躁。希望互联网创业者多一分自信,少一分自负。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问自己一句话:What are you doing?

e人谷龙门阵之twitter.com》有3个想法

  1. 我记得04年咱就说过,搞点带人文色彩的IT故事吧。

    事隔4年,总算开始写了。支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