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日记

京津相去二百里,而风俗迥异。余自徙京中,年余矣,间亦获访津门,惜浮生匆匆,欲求半日之闲作尽兴之游而不可得。


友某,天津人也。蟹肥时节,邀余赴津,举食蟹之会。于是朋辈者三五,持螯大嚼,倾樽牛饮,虽非雅集,豪气殊胜。饮而复歌,歌而复饮。子交,正酒酣耳热,逸气横飞,忽见空中月轮,湛湛然,望之如佛面。清辉洒地,一片白霜,若可掬状。座中一时众皆无语,真真好境界也。年来碌碌,今夕稍见性情。时乙酉八月十四,某记。

南人·北地·片语(十三)

下面的话,是在一群人讨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话题时,一位女士说的——


“婚姻虽然是爱情的坟墓,但总比死无葬身之地好些。”


似乎在另外的场合听到过或是在什么书上看到过,记下来备忘。

你需要一枚别针


1825年,Walter Hunt为偿还15美元的债务冥思苦想,发明了安全别针,给自己挣来400美元的专利转让费。Water Hunt也是第一台缝纫机的发明人(后来他因认为缝纫机将引起失业而放弃)。发明安全别针的故事本身足够励志,但我要说的却无关励志。


在Water Hunt对其进行改良之前,别针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许多个世纪。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一直让淑女们烦恼——她们需要用它别住衣饰之类,却免不了偶尔被扎上几下,而且还要时时小心避免别针掉落时的尴尬。那时的别针,是个叫人又爱又恨的玩意。


Water Hunt只对别针做了两个改动:1、增加扣帽;2、把另一端扭成一个圆。


瞧,就这么两个简单的改动,别针变成安全别针,一举解决困扰人类许多年的问题。历史书上找不到那位买安全别针专利的仁兄有没有发财,至少他有了发财的要件:成功产品。


你有成功的产品吗?或者,你在发明成功的产品吗?别针用途广泛(据某无聊科学家统计,有超过万种用途),但用户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别。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要做多少个动作?别针有个扣帽,你的产品有没有帽扣,会不会扎到人呢?别针底部的圆圈起到弹簧作用,把尖端紧紧固定在扣帽中,你的产品有没有安装一个强劲的弹簧?


我,你,大家都需要一枚安全别针。

多比少强,坏比无强

周二和某友邦人士名为Marc者吃饭,该友邦人事服务于某国际大公司的研究机构,研究方向是Community Social Software和Mobile Social Software。这个饭局刘韧已经写过,我也来记述一下,算是同(主)题作文吧。


Marc说话爱举例,任何一个观点都必举例说明。在提到Blog的好处时,Marc说起此次美国飓风灾难。他说,美国并非言论自由的国家,政府想让人民以为自己已尽全力,所以会压制主流媒体,不让他们乱说话,这次不行了,一些新奥尔良blogger在网上撰写自己的亲历情况,指证美国政府严重失职。结果就是政府很被动。Marc说,他生长的文化土壤,是一种怀疑政府的文化。Marc又说,美国也有GFW,每封email都会被检查。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没关系,互联网上有10亿双眼睛,也盯着政府。


刘韧说,在去中心化时代,每个人都想获得更多话语的影响力,可能也会有人利用网络媒体胡作非为造谣生事。Marc说,cyberspace并非是在远离地球的外星,它同样受现实法律约束。前段时间有blogger污蔑Apple,就被Apple告上法庭,结果败诉。现在的情形可能会比较混乱,就像当年汽车刚开始普及,经常撞死人,后来出来许多交通法规,情况就好转了。Marc不希望出现给Blogger们颁发执照的状况,他认为大众舆论会约束自己,许多个声音形成的合声,会向一个方向前进。即便这个方向是错误的,也比只有一个声音告诉你往什么地方去来得好。


当晚的聊天主题,也有相当部分和SS直接相关。Marc认为,隐私是大众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不怎么重视的问题。他说,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让你到警察局申报自己的朋友列表,一定会让你觉得扯淡。不过,你现在却自动自觉地去Friendster申报自己的朋友列表。如果没有“做点什么”的驱动力,在网上建立无论几度的人际联系都是无用的。Marc的确点到了一些SNS服务商的死穴——人际关系的维护要比建立难许多,人际关系的要点还是互动,只有动起来,关系才是活的,单纯建立关系毫无意义。


由此我想到另外一些貌似“在人际关系中做了点什么”的SNS,例如婚介、交友之类。他们的目的太单纯了,我不会每天需要找人结婚,也不会永远需要结交新人。在这些SNS上面建立的关系圈,是一种薄弱的关系圈,一旦我的简单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我抛弃这个圈子之日。微软利用Messenger来推Blog,就是一种让朋友之间可以做点什么的聪明做法——当你每天阅读朋友的Blog时(反之亦然),你们之间的联系总是存在的。大家每天都要通过站点做点什么,网站还愁不火?


这个道理,无论对于SNS还是传统社区型网站,都一样适用。CSDN和Donews几年以来,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我们能让这些用户互相之间“做点什么”呢?例如,是否可以在365KIT基础上扩展一种“聚会招集”功能,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招集聚会、聚会结束后自动给每个参加者的通讯录添加其他参加者名片?


Marc一直强调不同声音的重要性。很多声音比很少声音强,连坏声音都比没声音强。嗯,就让声浪爆炸起来吧。